曾是貧苦人的救命野菜,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人稱「野菠菜」

2020-02-16   臨床營養鬥士

內容來源:掌上新聞

春季到來以後,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都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去野外挖野菜來吃,這吃野菜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傳統,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了不下20種的野菜,所謂「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野菜不僅是生活的美味,也是生命的詩意,更是心靈的寄情。而且吃野菜也是在品味春天的味道,故而野菜在我國流傳千年不衰,如今更是發展成為了一種健康食材,且在城裡也成了稀罕貨。


我國可是食用的野菜很多,大多生長在農村野外,除了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大多數都認不全,以至於很多人也不知道哪些野菜能吃,哪些野菜不能吃。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野菜,它曾是貧苦人的救命野菜,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人稱「野菠菜」。

每年春季到來以後,各種野生植物就會開始生長,在農村的田邊、山坡上,會長出一種很特別的野草出來,它的葉子看起來像我們平常吃的菠菜葉,但是和菠菜葉比起來,這種野草的葉子非常的寬大,於是這種野草在民間就俗稱為了「野菠菜」。


其實野菠菜的學名叫做「酸模」,是我國農村地區非常常見的野草,分布也十分的廣,幾乎遍及全國各個地區,除了在田邊和山坡上會生長以外,在林緣、溝邊、路旁也都有,很多地區並不會把野菠菜當做野菜來吃,而是被當成農田裡的害草、雜草除掉,或者當成飼料來喂雞鴨鵝等家禽,卻不會用來喂豬,據說用野菠菜喂豬會讓豬拉肚子。

那麼野菠菜是否能作為野菜來吃呢?實際上是可以的,筆者的媽媽就經常回去山上採摘一些野菠菜回來吃,而且筆者的媽媽還說,在他們那個年代,經常會出現吃不飽飯的情況,尤其是一些貧苦的人,更是沒飯吃,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去野外找一些可以充飢的東西,什麼樹皮、草根都吃過,而這野菠菜也是其中之一。由於野菠菜在農村野外十分的常見,因此在那個時期成了不少貧苦人的救命野菜。


其實野菠菜能作為野菜食用,早在《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在我國古代饑荒年的時候,野菠菜和其他幾種常見的野菜,就多次作為救命野菜被貧苦的人們挖來吃。

野菠菜不僅能吃,其營養價值其實也不低,有相關資料記載,野菠菜含有常規的營養元素之外,其維生素A、維生素C及草酸的含量尤為的豐富,其中它的草酸含量高於大部分蔬菜,因而導致野菠菜吃起來有酸溜的口感,一些地方也把酸模稱作「酸溜溜」。

野菠菜除了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以外,其本身還是一種中草藥材,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而筆者還聽村裡的老人家說,吃野菠菜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將野菠菜搗爛成汁兒,然後抹到皮膚上,可以起到去「濕疹」的作用。

具體是不是真的,筆者因為沒有得過濕疹,所以沒有試過,有試過的朋友可以來說一下看法,但是吃了它通便確實效果不錯。


野菠菜因為其特殊的酸味,除了被當成野菜來吃以外,現如今在不少地區的城裡,還被發展成了一種料理調味品,其價格也不便宜,一般在10元到15元一斤。可以說在農村裡,這野菠菜是種稀疏平常的野草,但是在城裡卻成了稀罕貨,所以可別小瞧了它哦。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野菠菜嗎?你們覺得它味道如何?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

(圖為作者實拍,請勿盜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