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蔬菜生產不能停!這份管理重點請收好

2020-02-04     農作物農技110

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設施蔬菜生產管理和春季蔬菜備播的關鍵時期。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各地蔬菜生產供應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防疫期間蔬菜管理不能鬆懈,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當下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山東壽光、湖北武漢等地蔬菜生產需要重點注意的環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北


針對目前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非常時期,如何保障蔬菜正常生產和保質保量地供應,河北省蔬菜產業創新體系植保崗位團隊提出如下應對方案:


一、對於成熟期的採摘草莓


疫情防控給春節的草莓採摘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春節是溫室草莓效益的關鍵階段,建議廣大草莓種植戶:


1、低溫管控,早起簾晚放簾,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控制在5℃左右;


2、保證土壤水分充足可以減慢果實成熟速度,同時也要注意濕度上升後灰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控;集中採摘一批後,迅速摘除病果、病葉,針對灰霉病和白粉病噴施42.4%氟吡菌醯胺·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200倍液或40%嘧霉環胺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32.5%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懸浮劑噴施。


提示:瓜類灰霉不要施用嘧霉胺類藥劑,可以改用50%啶醯菌胺可濕性粉劑1250倍液。如果暫時沒有收購商可以適當降低溫度延緩成熟速度。


3、積極通過微信和媒體、發動各界朋友圈組織團購和統一配送。


二、越冬棚室管理與病害防控


連陰天、持續霧霾天氣會造成低溫寡照和地溫下降,導致植株出現長勢衰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的生理障礙,應注意如下問題:


1、持續陰霾後的突然放晴天氣,適當早通風,在棚室溫度23℃時適當放小風,當棚室溫度升至30℃時可以短時間通氣,以不讓葉片萎蔫受寒為度。中午一定放下草氈遮陰避免因急速升溫造成脫水性萎蔫。適當補充一些500倍液的紅糖水或胺基酸(阿速勃葉400倍液)。


2、冷害地溫低的改善:在近幾年生產實踐過程中發現,許多表現出來低溫障礙的植株與地溫偏低根系弱有直接的關係。針對以上情況,除了儘量改進硬體設施增溫外,增補棚前圍苫保溫設施,夜間增溫補光、早放苫悶棚儲存熱量,會對地溫有明顯的提升效果。輔助使用植物刺激素促進植株根系的健壯,有助於提高越冬溫室植株的抗逆能力,建議施用鰲合胺基酸如阿速勃鈣鎂600倍液+磷酸二氫鉀300倍液可以有效的調控植株生長,控旺促壯。


3、疏果:果實成熟後及時採收,番茄每穗留果數以4個為宜,及時疏除小果、畸形果,避免贅秧。


提示:在持續霧霾後的升溫天氣,謹慎或暫緩噴施任何藥劑,以免造成滲透性燒灼性藥害。管理必須做到「緩升溫,緩追肥」。溫室里的植株剛剛經歷漫長的低溫寡照環境,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


4、病害的防控:灰霉病、菌核病、潰瘍病等低溫病害仍是近期的主要難題。防治病害除了應該早期採用保健性系統性健康防控技術方案爭取主動外,一旦發生首先在田間發現病葉及病果後,應用塑料袋集中清除至棚外,以免造成病害再侵染


然後再使用針對性的治療藥劑,建議採用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50%噻唑鋅懸浮劑400倍液、或42.8%氟唑菌醯胺·嘧菌酯懸浮劑1875倍液+47%春雷王酮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因近期特殊情況,人手短缺的棚室或者園區,有條件的建議使用滴灌進行水肥藥菌劑一體化防控,也可以考慮使用彌霧、煙霧等方式用藥,但謹慎施用劑量。


三、冷棚春提前葉菜類蔬菜的管理


1、冬早春甘藍、菜花等蔬菜已經臨近定植時期,許多地區會出現運輸不便和人員短缺的情況,建議大家積極與育苗廠溝通協調,確保定植工作順利進行,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建議育苗廠近期可以適當低溫管理,不僅可以避免秧苗旺長,還有利於提高植株抗逆性,促進緩苗。


2、秧苗的管理:分段式管理保溫被的開放,避免突然強光造成閃苗。通過噴霧和隨水沖施的方式使用一些植物刺激素幫助植株和根系更快的恢復。此時澆水,一定要明確水只是把養分帶到根系附近,並不需要給土壤補充水分,所以澆水量控制到最小,把養分帶進去即可,切勿隨水沖施礦物質肥料,再好的水溶肥也請不要使用。


四、其他注意事項


菜農要積極了解市場信息來安排生產,在品種選擇時切勿根據目前價格盲目擴大種植面積,避免疫情解除後,大量集中上市,造成滯銷。要注意防火,注意在棚內使用汽油式迷霧機、旋耕機等農機時,不能在靠近棚膜的地方啟動,防止火災發生。同時大家在賣菜前溝通好價格,減少交易時的接觸,交易時人帶口罩,收錢用手機,儘量採用手機支付,減少接觸幾率。


作者:孫茜 孫祥瑞 張尚卿 潘陽


遼寧


1、溫室蔬菜吃醋。按15公斤水兌食醋(或胺基酸葉肥)50毫升+40克磷酸二氫鉀+50克尿素葉面噴施,可7天1次,連噴2~3次。須防治病蟲害時,可在上述肥液中再加入10毫升噻蟲嗪(或阿維菌素、或乙基多殺菌素等)+50克春雷·王銅(或噻唑鋅、或中生菌素、春雷黴素等)噴施植株。


2. 挖壟溝鬆土。在溫室壟溝或畦溝,用四齒叉子挖起挖松,土壤不必翻過來。揭掉黑色地膜,淺鏟松壟畦邦的土壤。


3. 控過大溫差。即晴天早上揭起保溫被,溫度見升就分局部小縫拉開風口放風,讓溫度緩慢上升。防止中午超過28℃,宜在13~23℃。


4. 增溫室光照。經常清潔溫室前立窗處棚膜。儘量早揭晚蓋保溫被。裸露地面撒稻殼等秸稈覆蓋。晴天打掉老葉病葉,清理拔出病株。


5. 防大雪降溫。不牢固溫室加支柱,拱棚或天幕。保溫被(或草苫)外加蓋農膜隔雪。保溫被上沒有覆蓋薄膜的須在大雪紛飛時需捲起,雪過後及時放下保溫被。


6. 澆水後追肥。追肥時需先滴灌澆水完成2/3時再用1/6時間追肥,再用1/6時間澆清水。


7. 育蔬菜壯苗。育苗須注意澆水施肥要在晴天早上,避免中午和晚上。追肥還要有連續的晴天,不宜施肥後遇陰天,特別是瓜類。禁止嘧霉胺在瓜苗防灰霉病施用。育苗基質宜增施黃腐酸,0.5~1.0公斤/m³。


作者:趙義平(遼寧省老科協農業分會 )

山東壽光


1、注意棚內溫度:只要是不下雨不下雪,儘量把棉被拉起來,這樣能儘快提高棚內的溫度,合適的溫度是蔬菜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棚內溫度適當升高一些,光合作用能旺盛一些。


2、增加光照:這段時間外界的溫度也不是特別低,所以在早上儘早就把棉被拉起來,延長光照時間,儘量的增強光合作用。


3、適當地少留果:如果留果比較多的話,一方面,會導致果實生長速度緩慢,果實商品性降低,比如黃瓜它長得有些大頭的,尖嘴的,市場上不能賣出高價。另一方面,留果比較多的話會增加植株負擔,果實需要的營養更多,棵子、根系得到的營養就會很少,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早衰。一旦出現了早衰,植株本身葉片也不那麼綠了,也會影響到根系,根系吸收水分和營養減少,這樣就可能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反而對整體的產量產生影響。


4、養護好根系:尤其是對於長勢較弱的蔬菜。要保障營養充足和均衡,這樣根系才能比較發達,建議菜農以生根養根的肥料為主,比如海藻酸、魚蛋白、腐殖酸、甲殼素、生物菌,它能及時地給根系提供有機營養,有利於根系生長。


5、建議在不能澆水施肥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好的葉面肥進行葉面補充營養,只要在今天天氣比較晴好的情況下,可以5—7天進行一次葉面噴施。


6、做好病害預防,尤其是濕度大的條件下發生的比較嚴重的病害,像黃瓜霜霉病、黃瓜靶斑病、番茄灰葉斑病、番茄灰霉病,還有一些細菌性病害。


首先要降低棚內濕度,在澆水的時候澆小水,還沒蓋地膜的抓緊時間蓋上地膜,最好採用滴灌、微噴灌,能及時掌握用水的量,


其次要做好通風,只要是不下雨不下雪,在中午的時候都要進行通風。


再次可以選擇天氣晴好的時候噴一些高效低毒的藥劑,霜霉病可以使用霜霉威、烯醯嗎啉,灰霉病可以用凱澤、健達、嘧霉胺,一些細菌性病害,可以用銅製劑,比如說DT、噻菌銅、喹啉銅、噻唑鋅、葉枯唑,遇連續陰雨天,可以採用微粉劑、煙霧劑,可以和葉面噴施的肥料一塊兒噴施,噴施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要進行二次稀釋,再一起噴施。


作者:劉天英(壽光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


當前處於抗擊肺炎疫情期間,部分種植戶生產的茄果類蔬菜存在來不及採收或來不及銷售的情況,需要延期採收。對於延期採收的,應注意採取以下五個方面的管理措施。


1、適當降溫


當前江蘇省在田的茄果類蔬菜均為設施栽培,蘇北地區以日光溫室生產為主,蘇中及蘇南地區以大棚及連棟大棚生產為主。可以通過通風及減少覆蓋等措施,適當降低設施內的溫度,以降低蔬菜生長速度,減緩成熟期。溫度可以控制在白天20-26℃,夜間12-13℃。


2、控制坐果

對於瓜類蔬菜可以適當疏果,摘掉部分幼果、幼瓜,這樣既能適當減少短期內的營養消耗,又能恢復植株長勢,種植戶可以利用此段時間進行養棵或養蔓,給植株一個休養的機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能夠迅速恢復正常生長。而對於番茄、辣椒等可以正常留果,同時如有坐不住果的情況,要注意及時採用防落素等植物生長激素進行處理來保花保果,同時注意植株不要生長過旺。


3、控制肥水

適當控水控肥,控制植株生長速度,可延緩成熟,使採收期延後。對於部分生長較快的植株可適當噴洒0.2%~0.3%磷酸二氫鉀,可適當調整植株長勢,促進莖杆粗壯,葉片變厚,避免植株生長過旺。


4、延期採收

番茄、辣椒的果實在成熟後可暫不採摘,適當延期一周左右採收。茄子延長採收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5天為宜。也可噴洒含鈣的葉面肥,提高果實硬度,利於保存,同時延長果實的貨架期。


5、采後保存


有條件的農戶,番茄、辣椒、茄子果實可採收後保存,採收後置於容器中,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脫水,待溫度降下來後,置於5℃左右的環境中,適當保存後再行銷售。


作者:趙統敏(江蘇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茄果類蔬菜創新團隊崗位專家、江蘇省農科院)


浙江


當前正值越冬蔬菜管理、春提早大棚茄果類蔬菜定植與前期管理、瓜類蔬菜育苗移栽期的關鍵期。為進一步做好當前蔬菜生產保供工作,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今天出台意見,要求各地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加強蔬菜生產管理指導,並提出以下技術建議:


一、做好大棚溫濕度管理


越冬大棚蔬菜管理要注意保溫、降濕,白天及時通風換氣,增加光照,夜間注意保溫防寒,防止低溫凍害、冷害。採用全地膜覆蓋降低棚內濕度,並控制氮肥施用,增強植株抗性,防止徒長,減輕病害發生。有條件的最好在大棚內覆蓋干稻草,晚間起保溫作用,白天起降濕作用。


二、及時清溝排水,防止漬害


露地和設施蔬菜均要加強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蔬菜漬害。大棚蔬菜生產基地要利用晴好天氣開深大棚外圍溝,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干,防止雨水滲進棚內,造成田間漬水而影響植株生長。


三、加強瓜菜秧苗培育


不誤農時,切實加強茄果類、瓜類蔬菜秧苗培育管理。天氣轉好時及時利用中午前後溫度較高時播種育苗或移栽秧苗,提高壯苗率和成活率。晴好天氣瓜菜育苗棚的內膜要早揭晚蓋,遇持續陰雨天氣要利用中午溫度相對較高時揭膜見光。西甜瓜育苗遇持續低溫陰雨弱光天氣宜進行人工補光增溫,以培育壯苗,防止秧苗徒長和凍害發生。


四、抓好速生蔬菜生產


城郊蔬菜基地適當擴大速生蔬菜生產規模,視情搶播速生葉菜,豐富當地急需蔬菜品種和類型;利用塑料拱棚覆蓋,充分利用晴好天氣,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葉菜和速生蔬菜生長,及時供應市場。


五、加強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疫病、菌核病、根腐病等病害,蟲害防治蚜蟲、紅蜘蛛、蝸牛等。優先採用農業防治措施,大棚蔬菜搶晴天及時清除枯枝黃葉、病葉、病果並移出棚外。必要時採用對口藥劑防治,陰雨雪天氣濕度高,應儘量減少農藥噴洒,可採用煙燻劑、粉劑、食誘劑防治。但煙薰劑在幼苗上要慎用,避免在小拱棚內使用,以防藥害。藥劑噴防宜在晴天上午葉片干後進行,同時上市期瓜果要注意防止農殘超標。


六、落實防災減災措施


初春氣候多變,倒春寒、大風、連陰天等災害性天氣易發。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極端天氣防範應急預案,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全力保障蔬菜安全生產。如遇低溫冰凍等不利天氣,要加強應急管理,及時搶收蔬菜,對於不能採收的蔬菜要採取措施增加覆蓋「保溫層」。低溫期可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增強植株抗性。


湖北武漢


當前武漢地區正處於由冬季向春季過渡的階段,溫度有所回升,天氣冷暖變化較大。蔬菜田間生產工作主要是要做好瓜類蔬菜苗期管理,設施栽培茄果類蔬菜和西甜瓜要抓住冷尾暖頭及時定植,同時進行菜豆、毛豆等豆類蔬菜育苗,抓緊在園蔬菜早春管理,保溫防寒防凍,棚內通風透光降濕,茄果類蔬菜保花保果,病蟲害防治等。


一、搶收


對於在園小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茼蒿、菜心、白菜苔、紅菜薹、大白菜、芹菜、蘿蔔、胡蘿蔔、甘藍、花菜、大蒜、萵苣、雪裡蕻、藜蒿、蓮藕等蔬菜,各生產主體組織農工及時採收,並與中百及相關企業對接,儘早供應市場。


二、搶播


選擇相對集中連片、有棚栽設施的基地搶播快生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廣東菜心、竹葉菜、莧菜等品種。小白菜要選用冬性強、抽苔遲、耐寒、豐產的品種。早春莧菜栽培要求耕層土壤細碎,疏鬆平整,按2-3米下裁作廂,2月上旬澆足底水搶晴播種,採用多層覆蓋,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採收,及時通風,氣溫穩定在20℃時及時揭膜。


三、搶管


1、溫室大棚苗床管理


採用溫床或工廠化育苗的茄果類、瓜類幼苗,要加強苗床管理。


增溫保溫:增加棚室外層覆蓋、棚內加設小弓棚、地面全膜覆蓋、加強熱風供給,保溫防寒,使苗床溫度保持白天25~28℃,夜間15~18℃。


通風排濕:苗床濕度以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為宜,澆水在晴天上午進行,水量以達到幼苗根部為度。噴水後閉棚提溫,待土溫升高後再通風排濕。通風在中午前後氣溫較高時進行,以放棚頂風和腰風為主。


練苗出圃:幼苗出圃前7-10天,通過通風降溫和減少土壤濕度進行秧苗鍛鍊。白天苗床溫度降到20℃左右,晚上降到10℃左右。


2、在園蔬菜田間管理


設施延後栽培的茄果類蔬菜,要精細管理,注意通風換氣,加強防寒保溫,病蟲害防治等。


  • 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風,排出濕氣,將棚內濕度控制在85%以下。
  • 大棚內增加兩層內膜覆蓋,還可在棚內四周再加一層裙膜保溫。
  • 保花保果:在棚內放置熊蜂或使用防落素蘸花進行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降低畸形果比例。
  • 及時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茄子褐紋病等;在棚內用煙燻劑等有效藥劑對煙粉虱進行圍殺,降低害蟲基數。


四、搶栽


抓住「冷尾暖頭」的晴好天氣,搶栽茄果類、瓜類幼苗。定植水和緩苗水要澆透,一般澆水在晴天上午10時~12時進行,最好採用膜下滴灌。定植後加蓋小拱棚密閉一周,待苗成活後,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風,排出濕氣,將棚內濕度控制在85%以下。


中國蔬菜綜合整理,內容來自河北菜農俱樂部、壽光市融媒體中心、農耕耘、浙江農業農村、武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轉載請註明來源ID:zgsc9550

聲明:本文系來自公開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6U_EnAB3uTiws8KgK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