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苗受凍別棄管,增肥同時防紋枯

2020-02-29     農作物農技110

摘要:2月中旬寒潮過後,江淮等地大面積受凍害、「凍藥害」的麥苗,近期已表現出明顯的葉片發黃等症狀,注意及時檢查受害程度,因地制宜地採取施肥、緩解藥害等措施救護。目前季節還較早,蘇中等地受凍較重的早麥,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後,其存活分櫱仍能繼續發育和成穗;即使全株莖櫱幼穗全部凍死,其伸長莖段或縮莖段上仍能發生分櫱並成穗,適當管理仍可能取得一定的產量,減少損失。前期施用甲基二磺隆等藥後發生凍害、藥害的麥苗,適當救護也可能發生分櫱並成穗。麥苗嫩莖受凍後,易受紋枯病、莖基腐病及弱寄生腐生菌侵染,注意防治。


幼穗凍死仍能分櫱成穗

水清農場6群網友大川2月23日發微信:水稻茬小麥,沒打除草劑,之前很青,最近一星期左右出現這種情況,蔓延很快。

淮安網友建廠:是凍害。

大川:根系都乾了。

建廠:凍害是不會傳播蔓延的。出現低溫時,會造成麥苗組織細胞間和細胞內結冰,後者破壞力較強,會造成組織受損,細胞結構改變,胞膜破損,化凍後胞內水分等外泄,呈現水漬狀,葉色變深。隨後水分散失,葉片白枯,受害較輕的逐漸發黃、乾枯,田間表觀症狀更為明顯。這可能是覺得麥苗受害程度加重、擴大蔓延的原因。

大川:哦。

建廠:我今天查了一塊田,全田主莖凍死20%以上。

網友稻花香飄:主莖上的小分櫱以後能抽穗嗎?

建廠:趕不上,抽不了穗。

水清:目前季節還較早,隨著氣溫回升,從主莖分櫱節上發生的分櫱能較快生長,並很快拔節和進入穗發育期,正常情況下,過近2個月的時間,到4月中下旬抽穗,能長成較大的穗子,並正常揚花結實,取得一定的產量。


歷史上,2013年度冬暖,冬春乾旱(麥田土壤偏干,對降溫的緩衝性弱),春季先後多次出現強降溫低溫天氣,黃淮、江淮、江南等地小麥凍害發生重,有較大面積小麥絕收。但從剝查情況可以看到,麥苗自我恢復能力是很強的。

麥苗受凍別棄管,增肥同時防紋枯

這是2013年4月16日在靖江拍的照片(上圖)。田裡小麥2012年11月2日播種,品種是寧麥13,在春季多次受凍後能抽出的穗子極少,基本沒有收成。

這塊田在兩片房舍之間的南北向通風道上,遇寒流易發生凍害。前茬水稻秸稈全部還田,地表浮面覆蓋了厚厚一層稻草,麥子在秋冬生長較快,而到春季遇寒流近地面溫度低,易發生凍害。寧麥13春發性強,在溫度較低時就能生長,遇暖冬發育較早(適期或偏早播種的更早),在春季易發生凍害。

取田間麥株剝查(上圖),可見單株有多個莖櫱,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嚴重受凍傷部位在剝查時已變黑。主莖受凍時間在倒三節間拔長期,幼穗已長芒。

取典型單株剝查(上圖),有拔長節間的分櫱共有4個。削去根系,找到主莖(標號為「0」)。縱向稍稍削去主莖黃箭頭所指縮莖段,以明確各分櫱(1~4號分櫱)發生的節位。

小心剝盡外圍葉鞘。到節間未拔長的節位,不再剝去葉鞘,以保留受害幼穗和嫩莖。

從剝查情況看,主莖第三節間拔長期受凍並終止發育,與其發育期基本同步的1號櫱(當時最大的分櫱)同時受害並終止發育,

2號櫱可剝查到中止發育的幼穗,受害時間也在第三節間拔長期。因該櫱發生時間比1號櫱遲,生育進程比1號櫱晚,而受害生育期比1號櫱遲,因此可以判斷其受凍時間遲於1號櫱。

3號櫱發生節位在2號櫱發生節位上方,而其幼穗中止發育時期比2號櫱遲,幼穗較長而且已見短芒,因此其受害時間遲於2號櫱。4號櫱與3號櫱受害生育期相近,也在倒三節間拔長、幼穗開始長芒時受害,但其幼穗受害較輕,上部有小穗和穎花存活並完成發育,因此其莖稈沒有停止生長,最終抽出了半個穗子。

據此可以判斷,麥株進入拔節期後,曾先後受到3次嚴重凍害,相應地會有3次較強降溫和低溫天氣過程。

回查靖江當年春季天氣預報信息,2月8日曾出現最低氣溫-4℃的天氣,此時當地11月初播種的小麥主莖和大分櫱已拔長兩個節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太可能是在這次降溫時受凍並終止穗發育的。

2月19日,曾出現最低氣溫-3℃的大風降溫雨雪天氣,此時主莖和1號櫱可能已拔長2個節間,幼穗受到嚴重凍害,隨後終止發育。

2月28日最高氣溫18℃,最低氣溫3℃;3月1日最高氣溫6℃,最低氣溫0℃,北到東北風5~6級。相隔一天,最高氣溫陡降12℃, 風力較大,最低氣溫0℃,應是出現了寒流,而且3月1日夜間至4日多雲轉晴,很可能發生了混合霜凍,2號櫱幼穗凍傷,終止發育,但其嫩莖因受凍不是特別嚴重,隨後仍生長了一段時間。

3月初降溫過後,氣溫快速回升到較高水平,麥苗存活的3號、4號櫱快速拔節生長。到3月8日、3月20日前後,兩次出現大風降溫天氣,最高氣溫急降13℃左右,最低氣溫1~2℃,近地面溫度可能達-4℃左右,致3號櫱幼穗受凍終止發育,4號櫱幼穗下部受凍。

4月6日,出現最低氣溫3℃的大風降溫天氣,但降溫幅度不大,造成凍害的可能性不大。從4月6號開始,到16號拍照,積溫不足,受害苗不可能從倒三節間拔長期長到倒一節間拔長期。因此,4號櫱幼穗下部受凍終止發育的時間要早於4月6日。

從剝查情況可以看出,有多個分櫱的麥苗,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後,其嫩莖會停止生長,但如果有莖尖或幼穗存活的分櫱,這些受凍莖櫱暫時不會發生高位分櫱。全株莖櫱各幼穗均嚴重受害後,幼穗遲受害的分櫱上會發生高位分櫱。圖片中,3號櫱倒四葉節上可見有高位分櫱。該分櫱有成穗的可能,但因發生過遲,難以在栽培季節完成灌漿結實。


目前季節還較早,2月中旬蘇中等地受凍較重的早麥,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後,其他分櫱仍能繼續發育和成穗;即使全株莖櫱幼穗全部凍死,其伸長莖段或縮莖段上仍能發生分櫱並成穗,適當管理仍可能取得一定產量,減少損失。

前期施用甲基二磺隆等藥發生凍害、藥害的麥苗,也可能發生分櫱並成穗。

這是2013年3月26日在丹陽拍的照片。大戶在小麥拔節後施用甲基二磺隆,藥後短期內遇強降溫低溫天氣發生藥害,致大量主莖和大分櫱處於伸長期的嫩莖變褐壞死。隨後,在其莖櫱縮莖段上又發生大量分櫱。因季節已遲,這些小分櫱難以成穗和取得產量。但如果麥苗受害較早,發生分櫱較早,則這些分櫱仍可能成穗並取得一定產量。需要注意的是,麥苗受甲基二磺隆藥害後,蹲苗期極長,可達1個月左右。對發生藥害的麥苗,應及早用碧護赤·吲乙·蕓薹或質量可靠的蕓薹素內酯緩解藥害,並適當增施肥料,促進小分櫱生長和成穗。


凍傷在嫩處

江蘇省農科院「亞夫科技服務團」微信群宜興網友君芳2月25日發微信:請問,這小麥得了什麼病了?

淮安網友豐登:小麥是什麼品種?葉尖枯死應是凍害,葉片發黃應考慮病毒病。

網友麥田:田間濕度大,可能是紋枯病、莖基腐病或兩病混發。

水清:麥苗受嚴重凍害而新葉黃枯的可能性極大。早拔節麥苗受凍,主要特徵是嫩莖凍死,而基部較老健的莖稈、葉鞘受害輕或不受害,並可能有小分櫱發生。紋枯病、基腐病等病害,會先在基部莖稈、葉鞘上發生,病初嫩莖、幼穗上無病症,正常存活。剝查一下就能辨別了。


水清農場13群網友秋華2月27日發微信:請問,這麥苗怎麼了?

臨沂網友永利:紋枯病。

秋華:連莖稈都發黑,細看不像紋枯病。

網友廣永:有凍害症狀。

水清:從圖片看,麥苗已有2個左右節間拔長,其心葉褪綠、扭曲,萎黃枯死,而中部葉片基本正常,很可能是嫩莖上部及幼穗嚴重凍傷、凍死了,可以再剝查一下。

基部葉鞘受損變色,不會造成心葉出現上述症狀。可能引起莖稈變褐的紋枯病等病害,主要在基部發生,不會首先侵染被多層葉鞘包裹的嫩莖和幼穗。

麥苗受紋枯病、弱寄生腐生菌侵染,通常葉鞘先發病,剝開葉鞘可見莖稈不受損,上部莖葉等正常。

病菌進一步侵染,莖稈部分組織病變,仍有輸送水分和養分的能力,病部以下和以下莖、葉、根外觀無明顯症狀。

後期病菌嚴重侵染,繞莖1周,致莖稈輸水能力基本喪失,才會出現白穗等症狀。

小麥莖基腐病也有類似的發生和危害特點,不會首先對嫩莖、幼穗等造成危害。

受凍苗加強防病

水清農場18群鹽城網友金秋2月26日發微信:一農戶10月20日播種的小麥,嚴重凍傷,可利用的小分櫱也不多了,有什麼好方法補救?

鹽城網友建國:主莖壞死率多少?

水清:從圖片看,部分莖櫱莖稈已變褐壞死,受害莖櫱幼穗還沒有長芒,處於倒三節間拔長初期。目前季節還早,受害麥苗縮莖段和伸長莖段上均可能發生分櫱,並能生長較長時間,以後能成穗,形成一定的產量。田裡麥苗葉色較綠,不太缺氮,但最好每畝再撒施30斤尿素。在麥葉上無水時趁墒撒肥。

建國:鹽城大豐等地早麥大面積受災,正在採取措施補救。

這是受凍早麥。心葉發黃,萎縮不長。

經剝查嫩莖嚴重凍傷變色,莖腔內有水。

幼穗受凍後失水萎縮、變白,嫩莖凍傷變色。

水清:從圖片看,麥葉較綠,不缺氮,不撒肥也能分櫱長穗。麥葉因缺肥而色淡的,可以酌情撒施肥料。沒有其他太好的措施。以後再出現低溫發生凍害,產量損失就大了。

金秋:已經讓他們明天就施肥。這戶人家300畝小麥都嚴重受凍了。

水清:從建國網友所發的圖片看,部分嫩莖凍傷後,外觀已開始變褐。凍傷細胞內容物外泄(參閱水清農場公眾號《麥管里凍出一泡水》一文),醌類物質等被氧化,會出現這種變色現象。就像蘋果切開後,醌類物質被氧化,切口變褐一樣。香蕉受凍或受機械擠壓,也會出現變褐的情況,是類似的機理。這些變化,不是受細菌等微生物侵染引起的。

但麥苗嫩莖凍傷,易受紋枯病侵染,還容易受莖基腐病及土壤弱寄生菌侵染,嚴重時出現大量白穗。近期多雨,溫度較高,小麥紋枯病有加重發生的趨勢,白粉病和鏽病已在部分田塊查見。對麥苗受凍田塊,除酌情施肥外,可以在拔節前後,結合施用戊唑醇、噻呋醯胺等藥防治紋枯病,加噴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藥,兼防白粉病、鏽病和受凍部位雜菌侵染。還可以加噴悅護多元微肥等,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生根,使葉色轉綠,以利於麥苗個體和群體恢復,減少產量損失。

僅葉受凍恢復快

水清農場5群鹽城網友真誠2月25日發微信:麥子受凍了,要緊嗎?

網友建國:才發現有凍傷嗎?

真誠 :好幾天了。


水清農場11群鹽城網友黃毅2月18日發微信:麥苗凍成這樣,對其生長有多大影響?受凍後,葉面肥已經噴過。


鹽城網友建國:葉片凍壞後會枯卷,光合產生有機養分的能力下降,對麥苗長勢和分櫱成穗、幼穗發育有不利影響,畝成穗數和每穗粒數有可能減少,最終引起產量下降。

鹽城網友漢文:噴點調節劑或生物刺激素,只要生長勢恢復正常,對產量影響不大。

黃毅2月20日發微信:麥葉受凍後乾枯了。


建國:看看有沒有傷到主莖。

黃毅 :有的主莖心葉已經受凍。

建國:可以每畝撒尿素25斤。最好再用碧護或悅護、蕓薹素,加磷酸二氫鉀噴施。

黃毅 :好的。以後如何預防凍害?

水清:麥苗過早拔節,在冬春季發生凍害的風險大。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選用生育類型適宜的品種適期播種,暖冬年份適期偏晚播種。


水清農場5群泰州網友麗華2月25日發微信: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是藥害還是凍害?

鹽城網友莊醫:凍藥害。

宿遷網友信徒:下圖是打過除草劑後14天田裡的情況。農戶在打除草劑之前幾天先趁雨天撒尿素,施藥後麥子受「凍藥害」的症狀要輕一些。

滁州網友木想:真是有心人,區別很大。

信徒:這個農戶購藥時把上年在田裡採集的雜草標本拿過來的,有3種禾本科雜草,分別是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

莊醫:要看所用藥種及劑量,麥苗長勢及田間墒情等。不同田塊或地段這些條件不同,凍害程度有明顯差異,不能簡單比較。

信徒:今年這種天氣,即使田裡沒有打過除草劑,也可能發生凍害。


水清農場16群網友勇前2月25日發微信:這種小麥如何補救?

鹽城網友建國:麥苗受害普遍,結合前期施肥情況等,早施重施拔節孕穗肥。

網友抒悅:這是凍害還是藥害,或者凍害加藥害?

建國:凍害。

宿遷網友開心:要是返青肥撒過了,怎麼辦?

建國:看凍害程度、苗情等採取相應措施。

水清:極端低溫出現時,生長較嫩的麥苗新葉特別是剛抽出的心葉易受凍。降溫之前施用異丙隆會降低麥苗抗凍能力,麥苗受凍程度會加重。

上圖為2019年3月8日低溫過後,發生異丙隆「凍藥害」的麥苗。

上圖左側為發生異丙隆「凍藥害」的麥苗,新葉受凍較重,化凍後即表現水漬樣症狀。

嚴重凍傷呈水漬狀的麥葉在晴天快速失水枯卷。

如果單純是凍害或異丙隆「凍藥害」,麥苗新葉會較快抽生,長勢通常能較快恢復。如果發生凍害之前短期內曾使用過甲基二磺隆、炔草酯等藥,麥苗受凍後有可能進一步受到這些除草劑藥害,恢復較慢甚至不能恢復。根據除草劑種類,因地制宜地選用碧護赤·吲乙·蕓薹、蕓薹素內酯等緩解藥害,有利於麥苗及早恢復。

原創 小螞蟻 水清農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DLkHABgx9BqZZI6f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