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美警察評選】最美警察候選人05張興永:管教「刺頭」有一套 真情感化每一人

2020-04-15   龍城警事

人物檔案

姓名:張興永

年齡:47歲

職務:柳州市公安局第二看守所管教民警

「出去以後就不要再來了。」這句話是張興永對在押人員常說的一句話。

努力讓看守所成為違法犯罪的終點,是他作為管教民警的工作目標。7年多以來,在他的管教下,不少在押人員在走出高牆的那一刻,都曾給他鞠躬表示感謝。

一視同仁

幫助在押人員改過自新

2013年12月,張興永從部隊轉業到市公安局第二看守所任管教民警。憑藉著細心、耐心、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他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對在押人員實施管理和教育、24小時監控巡視,保障看守所的安全,這些都是他作為管教民警的重要工作任務。要順利開展管教工作,與在押人員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至關重要。管教工作中,他始終把尊重在押人員的人格擺在重要位置。

「他們違法了,但是不代表他們就低人一等。」在張興永看來,違法犯罪背後一定都有原因,無論是高級知識分子,還是文化程度低的人員,他一視同仁地對待,幫助他們找出原因,改過自新。

李某因持刀傷警妨害公務被拘捕,於2016年送進了張興永負責的監室。由於對警察存在極大仇恨情緒,張興永找他談話,李某全程閉眼拒絕交談。不僅如此,李某還以絕食抵抗管教。為了安全起見,張興永三天沒離開看守所,白天黑夜觀察著李某的狀況。

「餓了嗎,要不要吃飯?」三天裡,張興永不時地關心李某。三天後,李某終於卸下了仇恨情緒。慢慢地,李某感受到張興永是真誠地關心和幫助他,於是不再牴觸管教安排。交談中,張興永得知李某父母雙亡,與親戚也斷絕來往,自己一個人在外流浪,悲觀厭世。張興永感覺到,李某內心缺少溫暖,於是儘可能地關心他,冬天缺少衣物,還找衣服給他穿。

此後,無論做什麼,李某總是監室里最積極的那個。8個月後,李某走出看守所那一天,張興永還特地送給他路費,希望他重走人生路好好生活。李某紅著眼眶,向張興永深深地鞠了一躬。

難管的人都送到他這裡

在押人員形形色色,高牆之下管教這樣一群人,考驗民警的不僅是耐心,還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張興永是「刺頭」治理專業戶,因為工作做得好,不少難管的人員,都被送到他這裡。

一些人因職務犯罪、經濟犯罪等原因被關押到看守所,進所之前他們社會地位高,進所之後因為心理落差大,管教難度往往也更大。溫某因職務犯罪進入看守所後,與監室內的人合不來還鬧矛盾,整日在監室吵吵鬧鬧,不認罪,毫無悔改之意。一審被判刑後,溫某被從重量刑後又一度自暴自棄,要尋短見,擾亂監室秩序。

面對這樣的難管人員,張興永總有辦法耐心說服、教育。張興永從家屬入手,給溫某妻子打電話,讓其妻來信關心他;張興永與溫某反覆交流,了解他過去的工作成績,勸說他只要好好改造,困難總會過去的。多次談話下來,溫某情緒漸漸平復,坦然面對,認真服法。

張興永說,身為管教民警,要做的是從法律的角度,讓他們明白自己所犯的過錯;同時也從人性的角度,鼓勵他們積極「求生」。

因為疫情,從2月至今,張興永堅守在所里沒能回過家一天,因為,監所安全是底線。「面對關押人員,他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教辦法,案子比較大的人員放到他的監室管理,大家都十分放心。」市第二看守所政委藍滿山如此評價他。(記者 冼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