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在東北叫鯽爪子,江浙皖叫潮魚,湖南湖北叫喜頭魚,還有些地方叫鯽殼子,鯽娃兒,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在亞洲其他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朝鮮,越南都有它們的身影。就是這麼強大,而且在淡水釣魚比賽中,體現釣者全面水平的,不是釣青魚,草魚,鰱魚等,而是釣鯽魚。選拔冠軍釣手時用專釣鯽魚的方法,看誰釣的尾數多,個體大,總重量領先!
鯽魚肉質鮮嫩,吃肉喝湯都非常鮮美,還可入藥。它是產婦催乳的上佳食品,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本草綱目》亦有記載。
鯽魚作為一種廣譜性魚類,在淡水魚類中可以說堪稱「霸主」
1.鯽魚分布範圍之廣,全國乃至東南亞國家各地水域均有它的身影,在黑龍江流域有銀鯽,內蒙古有官村鯽,遼寧的松花湖鯽,蘇北沿海有方頭鯽,南京六合的龍池鯽,江西的彭澤鯽,湖南的荷包鯽,浙江杭州有西湖鯽,雲南滇池有高背鯽等等這些,額還有生長於溪流山澗的長身鯽,用於觀賞亦可食用的紅鯽,再就是新疆的黑鯽也算一種。
2.鯽魚的生存能力強,在我國,不論是南方,北方,平原還是山區,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能生存,繁殖。在北方零下幾十度冰凍三尺的時候,釣魚人挖個冰洞就能釣到它,這種冰釣在北方釣友中很流行。在南方廣東,廣西,雲南,驕陽似火的日子,水面溫度四五十度了,在樹蔭深水處同樣可以釣到鯽魚,在西部雲貴高原等積雪融化的山澗溪流下,水溫寒徹入骨,就是這樣的溫度,在溪流,深潭,河堰,水庫中,照樣能釣到它。在深達幾十米的淡水湖泊中,依然能有底層覓食的鯽魚。
在黃河這樣的水系中,「斗水五升沙」就是這樣的環境,其他許多魚都難以生存,唯有鯽魚還能生長和繁衍。
3.鯽魚離開水後生存時間最長。在所有的魚類當中,淡水中的「四大家魚」鹹水魚中的黃魚,竹夾魚,馬鮫魚等一離開水即死,或是幾十分鐘後死亡,鯽魚卻不一樣,只要不是夏天釣上來放在烈日下暴曬,讓它表皮過熱過干,個把小時內易死以外,在春秋季節,釣上來的鯽魚放在草叢裡,再放點水草,四五個小時過去了,你再看看它們依然「健在」。
有釣友釣鯽魚嫌小扔在路邊,風吹日曬,看著魚體干硬了,似乎已死,可是把它放入水中後,一會兒它又搖頭擺尾的的活了過來。這樣的事情估計很多釣友偶遇過吧?
鯽魚的「堅強」還遠遠不止這些,在溫度低的季節,釣上來的鯽魚,只要沒有太大的外傷,不被風吹,給它蓋一些水草保持濕度,放置一晚早上再看,條條存活。
還有一個較長保鮮鯽魚的方法,在沒有水養它的時候,用濕紙或者樹葉,把鯽魚的雙眼貼上,只要不讓它的眼睛失水過多而乾燥,放置多時,即使它尾巴硬了,身上鱗片也硬了,放入水中,仍然能活過來。
在我們這邊農村,家裡池塘每年都會幹底,把魚抓起來後,池底淤泥會暴曬一兩個月,但是只要雨季來臨,塘里有水了,沒有放什麼魚,裡面還是能釣到大板鯽。它們的生存能力真的超強,它們可以依靠淤泥中的濕氣度過數月之久。這在淡水魚中好像只有泥鰍可以做到,換做其他魚類早就死了。
4.鯽魚抗污染能力超強,這個我想很多釣友肯定見識過,在很多的污水溝,水都黑了,還有一些水塘被污染,但是抽干水後,裡面依然只有活蹦亂跳的鯽魚。當然這污染不是嚴重的,如果是嚴重的污染不要說鯽魚,一切生物都不能生存。
5.鯽魚耐缺氧能力超強,只要是搞過水產養殖的人一定會發現,魚塘水池因投喂餌料過剩,隨著溫度身高造成水質惡化嚴重缺氧,青草鯿鰱鱅乃至鯉魚,都會大量死亡,唯有鯽魚你看不到趟死水中的身影,只在等到其他魚都死光了,這個時候水質已經慘不忍睹了,才會出現小的鯽魚死亡。就是這樣其他魚死光了,此時水中依然有鯽魚存活,水質稍有改善又會大量繁殖起來。
就是這種釣友們常見的鯽魚,對生存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它耐低溫,低氧,耐酸,耐鹼,不論污水,渾水,深水,淺水,流水,靜水,它們都能適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