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花園,在天津算是盡人皆知的地方。
此處歷史上確實有一座花園,而且這一帶曾是熱鬧繁華的商業區及高級住宅區。隨著城市發展建設,如今的黃家花園早已不復當年模樣,但那些關於它的故事,卻從未消失過。
黃家花園的由來
黃家花園,一般泛指和平區山西路與西安道交匯處一帶。
「二池」西側有一處「黃家花園」,就是今天的復興公園。但復興公園並非是黃家花園地名來歷的源頭。在當時,此處甚至不與黃家花園地區屬同一街道管轄。
1984年版天津市區詳圖
圖中勝利路即南京路。1973年填埋牆子河後南京路(河北側)與上海路(河南側)合併改名為勝利路,1984年復名。
復興公園
復興公園為1941年日本侵占英租界內「皇后公園」後改名為「黃稼花園」,1945年日本投降後更名「復興公園」
1934年建成的天津牆子河上的伯斯道橋
(南京路至西安道之間的長沙路)
在下圖中,明顯看出可以看出長沙路北段及岳陽道兩側標識顏色的差別,它們在那時分屬體育館街和民園街。
1988年和平區街道劃分
這個街道劃分方式影響了對黃家花園範圍的劃定,但一般不能得到當地老居民的認同,因為再往西的潼關道一帶一般也認為屬於黃家花園範圍內。
1988年黃家花園地圖
真正的黃家花園的出現,要追溯至清朝末年。
1860年後,天津被迫開埠,九國租界相繼開設。
最早的英租界範圍,東到海河,西到大沽路。1897年擴大到牆子河邊,1900年後又擴張至西康路附近。
英租界擴張示意圖
光緒二十六年(1900),候補道台(一說為提學司)黃蔭芬在此處購地建房,所建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人稱「黃家公館」,並在今南京路與山西路交口東側,建了一座長約40米、寬約10米的小花園(對應位置為今天的君隆廣場、威斯汀酒店一帶),內設玻璃暖窖,種植從其廣東老家運來的奇花異草,這就是「黃家花園」。
1917年天津地圖
今日黃家花園對應位置圖
黃家花園建成後大門沖東,門前是一片開闊地,1906年這塊空地被填高蓋房,即為「天隆里」。
1979年的天隆里@圖源天津記憶
2005年被拆平後的天隆里原址丨圖源@天津記憶
民國成立後,黃蔭芬卸職回到廣東原藉,黃家花園轉讓給李盛鐸(號木齋,著名藏書家),至此黃家花園易主,但李盛鐸其並不打理,導致花園慢慢衰敗。1942年其子無力修繕,黃家花園賣至天津頤中煙草公司的王者香手中。
王者香將舊樓拆除,地基墊高和周圍取平後,重建三層樓房,取名「靜遠里」,至此原『黃家花園』徹底消失,僅留下地名保留至今。
1996年的靜遠里,黃家花園故址,與上圖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