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稱謂之中的陰陽詳解

2020-07-25     易學傳媒

原標題:風水學稱謂之中的陰陽詳解

在歷史上,地理、陰陽、卜宅、相宅、圖宅、形法、青囊、青烏、堪輿等均曾泛指中國風水學。術數為一天文、二歷譜、三五行、四蓍電、五雜占、六形法。‛術數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漢書藝文志》

風水學稱謂之中的陰陽詳解

風水學的稱謂探源:

風水學在中國經數千年歷朝歷代之沿革,其稱謂沒有統一,其內涵隨歷史科技發展不斷更新,沒有確切定義。在歷史上,地理、陰陽、卜宅、相宅、圖宅、形法、青囊、青烏、青鳥、堪輿等,均泛指風水。時至今日,風水稱謂廣泛流於民間,堪輿稱謂在學術界認同,而其它稱謂似成別名。 探析堪輿或風水的淵源沿革,正如許多專家學者考證的那樣,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際或更早即已出現,見載於中國最早文獻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尚書》、《詩經》等若干篇章,都是有關古代先民選址和規劃經營城邑宮宅活動的史實性論述。 分析這些有關堪輿(風水)的史實記載,對照有關理論及其實踐,堪輿(風水)雖因歷經長期發展沿革而趨於繁複紛雜,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可歸納如下: 審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環境,順應自然(法天地,象四時),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而臻於至善境界。

風水學稱謂之中的陰陽詳解

中國風水學的稱謂之陰陽:

陰陽最早見於《詩經》之《公劉》章,如「於胥斯原」,「陟則在讞,復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覲於京」,「觀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陽」,其中更有「既景乃岡,相其陰陽」句,此句為後世風水稱為陰陽,所典。故俗稱風水師為陰陽先生。古代用木桿即圭表測日影「景」,以定方向及時令之方法的最早記載。 2020年裴翁《星雲譜》弟子班本期還有幾個學位,想學習真正系統的風水學請速聯繫胡秘書(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

《詩經》這一美麗的史詩,歷歷如繪地描述了夏末時公劉率周民族由邰遷豳,勤勉勘察山川形勢與水土之宜,辨方正位,規劃營宅,使周之先民得以安居生息的種種活動細節。這一記載,是中國風水始行的最早描述。後世,有關「陰陽」的著述頗為豐富,諸如:《周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周易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

劉熙《釋名》:「陰者,蔭也,氣在內而奧陰也;陽者,揚也,氣在外而發揚也」 。

中國祖先通過大量實踐勞動,建立了‛陰陽‛這一辯證思維的哲學理論體系,廣泛滲透於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化各個領域中,特別是中國中醫學和風水學,幾乎就是陰陽學說的具體應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nzag3MBiuFnsJQVXA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