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籍之一,大約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聖人伏羲「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畫出了代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卦象,即「八卦」。
易經
而後,再歷經周文王與孔子,「易學」體系漸趨完備,對中國的道家、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軍事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被稱之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鑰匙。
直至如今,注易之書籍,市面上多以千種,不勝枚舉,有從象數方面來描述的,也有從義理來闡述的,《易經》中運用八卦預測信息的方法的發明,正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正是在實踐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難之事,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關信息。
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好地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所以,易卦及《易經》,是個儲存量很大的信息庫。
易經
三觀不合,不相為友
《易經》中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成為朋友,靠的是有著相同的志趣,指的就是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甚至理想追求,以及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相當接近。
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三觀」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是勉強不來的。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觀,才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到過一則寓言,說的是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時時刻刻都在一起。於是,它們把腳綁在了一起。
剛開始,它們在地面上行走正常,還能吃到穀子。當有一次它們來到池塘邊時,青蛙一下就跳進了水裡,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裡玩得可高興了,而老鼠不會游泳,可憐得淹死了。最後,老鼠的屍體浮上水面,它的腳仍然和青蛙綁在一起。
易經
然而一隻老鷹發現了老鼠,便沖向水面,抓起老鼠,當然青蛙也就跟著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鷹的美食。
三觀不同的人密切來往,就會好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會給雙方帶來傷害。
對我們平常百姓來說,處世方式相近,三觀較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個圈子,相互幫助,同進同退。
如果我們一路同行,那便風雨同舟;如果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翻開《易經》,我們總會被書里的陰陽、八卦、五行等複雜概念勸退。
覺得它離我們的生活實在太遙遠了!
其實,恰恰相反 。
就像孔子所說,《易經》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
易經
《易經》歷久彌新,雖然是幾千年傳承至今,仍然能夠為當下的人們提供指導。所以研習者一直是很多的,其智慧遍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說不完道不盡!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情中,能夠或多或少給予我們幫助與指導。利用其中的規律,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和諧,工作更加的順利,財運才會相應的更加旺盛。
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家庭溫馨和睦。幫助我們分析生活中的問題,將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靈活,讓人人都能看懂,都能學會,並且在方方面面都能用得上,受益匪淺。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中途陸陸續續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你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過,有人會短暫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終點。因為分別,不會讓你們漸行漸遠。
易經
願你能於千萬人之中,遇上和你三觀相合的人,陪你一起過出歲月靜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