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水的時候發現水黃,而且有股異味,我就趕緊撥打了有關部門的電話,請他們來檢查到底是怎麼回事。」家住大慶市讓胡路區怡園小區的居民鄭先生說。2019年10月9日中午,怡園1-7號樓居民發現自來水呈深黃色,渾濁有異味,無法使用。經認真查找發現,這個樓三單元101室住戶為了使通過暖氣管線的熱能將清水拌熱,私自將自來水管線接入暖氣管線,由於接入的清水管線在暖氣水管中因長時間腐蝕,導致自來水管線穿孔,再加上供暖前期暖氣試壓時壓力過大,暖氣水倒流入自來水管線,造成上述情況的出現,導致全樓70戶住戶自來水污染無法使用。
事件發生後該居民樓70戶居民多次與101住戶溝通協調無果。因雙方就購買飲用水價格、是否需要更換濾芯、是否需要體檢、是否需要衝洗自來水管線等問題爭議較大,且雙方情緒較為激動,一時無法達成和解。在自行協商無果的情況下,雙方準備到法院進行訴訟程序,得知了區法院有訴前調解程序後,雙方申請到大慶市讓胡路區民事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區法院立即啟動「1243」 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把事件發生的原因、各用戶遭受的損失情況、雙方當事人糾紛焦點、不能達成協議的癥結都完全掌握之後,在「華姐調解室」塗江華同志的主持下,糾紛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
2019年12月20日矛盾糾紛雙方在法院主持下,在怡園街道正式簽訂賠償並彼此互相諒解協議,一起群體矛盾得以妥善解決。
那麼,什麼是「1243」矛盾化解多元機制?他能發揮什麼作用呢?「1243」,就是以區法院為一個中樞,以區司法局、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法務部門為兩條主線,依託治安糾紛調處、家庭糾紛調解援助、社區(村屯)糾紛調處、企業糾紛調處四個平台,連接區、社區(鄉鎮)、居委會(村委會)三級網絡和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層級管轄三級網絡,完善將矛盾化解向企業、村屯、家庭矛盾源發地延伸的工作機制。
「此次群體糾紛的圓滿解決,是區法院、區司法局、街道社區、公安機關以及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是落實『1243』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的成果。」讓胡路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景權說。
疫情期間「1243」機製作用凸顯,讓胡路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張書琦介紹說:「我們建立了訴調速裁對接中心,司法局給我們派駐了3位常駐人民調解員,法院又面向社會招聘了一批司法調解員,訴訟人來到法院以後,可以不用立案直接到訴調速裁對接中心把你的糾紛矛盾說出來,人民調解員就會給你安排調解時間,儘快讓你的矛盾糾紛化解。」
2020年3月份,讓胡路鑽井公司(東華集團)破產重整,員工因生活費問題與企業發生糾紛,法院迅速啟動「1243」機制,僅用一周時間就化解了企業與500餘名員工的糾紛,並立即交付執行程序,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4月份,因疫情引發的兩起勞動爭議案件,權利方到讓胡路區勞動保障監察局投訴。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接到投訴後,經查投訴人的訴求確實屬實,與法院訴調對接·速裁中心進行溝通協調,法院啟動矛盾化解機制,使兩起糾紛得到圓滿解決,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機制創新,實施「1243」矛盾多元化解機制以來,成功化解糾紛866件,調解成功率72.59%,讓胡路區法院表示今後將充分發揮「1243」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優勢,將社會矛盾化解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