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的幾個誤區,您都知道嗎?

2019-08-02     水產養殖小貼士

我國南美白對蝦養殖已有幾十年歷史,而且養殖技術也不斷成熟,但是一些蝦友在養殖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在養殖中是很致命的,一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下面讓我們來一起梳理一下。

誤區一:

蝦苗3公分之前不喂料

很多蝦友們在剛放苗的時候是不喂料的;在春天的時候蝦塘中天然的餌料比較多,方面的密度小;天然的餌料足夠維持小蝦苗的生長。目前很多蝦友們為了可以多出產量,蝦苗放的密度大,天然的餌料已經不能維持蝦苗們的生長,導致蝦苗處於長期的飢餓的狀態,蝦苗就會攝氏水底中的浮遊動物及死亡的藻類,這時對蝦的體質會造成營養不良,體質免疫能力下降;在養殖後期的時候是非常容易出現疾病的。

正確養殖方法:

在放蝦苗之後我們要根據蝦苗的實際情況給蝦苗選擇適合的開口料和O號料或1號料逐漸的添加;既可以增強對蝦的攝食,又能充分的給蝦苗提供營養。在養殖全程可以加入膽汁酸,促進對蝦肝胰腺發育,提高轉肝期成活率,提高對蝦的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減少腸炎偷死白便等對蝦的疾病問題。

誤區二:

發病後停止喂料

當對蝦出現疾病或是出現偷死的時候;很多養殖戶基本都不再喂料;其實對蝦在停料之後出現飢餓的現象,原來出現在水面上的死蝦會被活蝦給吞食,這時候大家以為偷死的蝦會越來越少;其實這只是一個假象;活蝦吞食死蝦之後會被感染引起偷死;時間長了,池中的蝦會越來越少。當再開始投喂飼料的時候;健康的蝦不再吃死蝦,這時池塘就會出現大量的死蝦。大家都以為是吃料的問題,其實都是一種誤解。

正確養殖方法:

在發病的初期,可以適當的減料一到兩成,並且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活菌以及多維,提高抗病能力及免疫能力,5~7天就可以解決對蝦肝胰腺疾病,肝胰腺清晰飽滿,使健康的蝦減少被疾病感染的機會。同時蝦有疾病之後不能攝食飼料,又沒有被健康的蝦吃掉;當這批病蝦出現偷死之後,死蝦的數量會急劇減少,健康的對蝦由於營養足夠,對蝦的抗病能力增加,養殖情況會逐漸轉為正常,養殖會趨於穩定。

誤區三:

對蝦發病後水體不消毒

池塘里的對蝦發病之後,很多養殖戶不能確定對蝦疾病的種類,不能夠正確的處理疾病的問題,如果放棄治療,會使池裡的病原體增加,同時也增加對蝦疾病的傳染速度,使對蝦的病情加速,導致對蝦死亡量增加或提前出現等情況的發生。

正確的養殖方法:

在發病的初期,積極的處理對蝦疾病問題;找出根本的原因,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開足增氧機,保持充足的溶氧。對水指標和對蝦進行檢測,判斷病因並對症下藥。同時使用高質量的飼料,使用刺激性較小的藥品進行治療,連續使用,直至對蝦恢復正常。

誤區四:

養殖過程中不注重保肝

肝胰腺是對蝦的重要器官,肝胰腺的健康直接影響對蝦的生長發育。養殖過程中不注重保肝影響如下:

對蝦不能順利轉肝容易出現肝紅腫甚至萎縮等問題。

胃腸道功能障礙發生腸炎白便導致空腸空胃、肝萎縮、肝壞死等症狀。

免疫功能障礙肝胰臟不好的對蝦易受病原和毒害物質侵襲,在連續陰雨、氣壓低、溫差大、倒藻後生病,也抵抗不住氣候、運輸、篩分、倒池、換箱、搬塘等操作折騰。

營養吸收障礙肝胰臟不好會導致對蝦營養不良、影響生長,導致對蝦軟殼、脫殼不遂等。

正確的養殖方法:

養殖過程中一定注意保肝護肝,在飼料中加入膽汁酸。膽汁酸在動物體內的脂肪代謝和保肝護肝中發揮著天然的重要作用。南美白對蝦沒有膽囊,不具有膽汁酸,在飼料中外源性添加膽汁酸可以促進肝細胞和肝管的發育、改善對蝦的肝胰臟健康,讓對蝦的肝胰臟和腸道發育得清晰飽滿,有效促進對蝦生長、降低腸炎白便等的發病率、提高成活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gDfV2wBUcHTFCnfbW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