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好友跟我吐槽,她說她婆家大嫂兄弟姐妹七八人,把九十多歲身患重病的老父親送到養老院去了。理由是這位老人最大的兒子都已經70多歲了,最小的女兒就是她家大嫂,也五十多歲了。老人的這七八個子女也都屬於老年人了,大部分都在給自己的兒女帶娃。所以無力承擔對老父親的護理。
我這位朋友對她大嫂兄妹七八人的做法感到特別不理解,她說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然而好多人的反應就像我,風輕雲淡,事不關己,都說送老人去養老院有什麼不妥?老人病重,自己的兒女年紀也大了,還要給下一輩帶孩子,想想也是難熬,不如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據說這養老院也是由專業人士護理,兩個護士專心照顧四個老人。想想也沒什麼不妥吧?
我朋友問了好多身邊的人,只有極少數人不贊同送養老院。其中有一位朋友說她的婆婆重病後,丈夫為了更好的照顧老人辭去工作照料老人至離世。我們都讚嘆此人孝子呀。——可是這種情況是不是也要看各家條件?假如,遇到老人病重,家裡孩子正值升學季,老婆又是家庭主婦,無經濟來源,男人敢說辭職只管一心在家侍奉老母嗎?
在中國千百年來,百事孝為先。養兒防老大概是我們之前每一代老人的想法。和我年紀相仿的友友們,普遍70後。也有大部分脫離農村生活,有自己的收入和更新的思想,對於養老不靠兒女能夠接受(主要是怕靠不上吧,哈哈)。因為自己這一生,已經夠累,也充分理解下一代的生存壓力,和生活狀態已和老一輩有很大差異。九零後之後,他們很難再像我們那樣二十出頭就準備結婚。考研考博學業都沒完成呢,婚嫁難免推後,別說指著他們讓我們兒孫繞膝、給我們養老了。
為人父母也許最大的心愿就是竭盡全力幫助孩子們實現願望。上有老,下有小,特別70後這一代,應該還有大部分父母在農村,對於農民之前國家還沒有足夠完善的養老機制,不靠孩子養靠誰呢?我們這一代之前,普遍也都是靠子女養老的風氣,假如真的誰家老人被送到養老院,一些老人也許真的是無法接受。
看別人的故事總是事不關己的心態,總認為也無所謂。可是換位思考,假若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呢?你忍心嗎?
我們父母那一輩,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很少獨生子女,一般家庭都是兩到三個孩子。假如現在九十歲高齡的老人養育過七八個孩子一點不奇怪。現在,養一個孩子,年輕人還喊累。難以想像在生活不算富裕,還動盪不安的年代,父輩怎樣拉扯大七八個孩子。反觀,七八個子女卻無法給一個老人養老,老人病重就送到養老院。七八個孩子,孫子輩至少也有十餘人,十幾個家庭卻無法供養護理一個老人了?不得不令人深思!
真的是我們太忙?我們生活壓力大?是嫌棄?還是無法專業照料?
無論何種原因,身為晚輩,親身照顧也好,送養老院也罷,最好都要經過老人同意。孝敬老人,為老人養老送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幾千年來人倫長情。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你,父母老了,我們也不能讓父母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