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interest優選
微信號:Pintchina
最近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剛播出
就拿下了豆瓣9.8的高分
然而攝製組成員卻在南極拍攝時
忍不住落淚了
「我只希望能保住這個地方
並保護好它們……」
因為如今的南極
很多地區溫度上升得比世界其他地方快5倍
曾到南極拍攝過的工作人員說:
30年前一直延伸到海灘的冰川
已經漸漸消融了
天氣很熱
沒有人知道在這裡生活著的動物們
將面臨著怎樣的未來
記錄著這一切的攝影人員心都碎了
一個大男人就這樣在鏡頭面前哭了起來
「這個地方很特別
所以…
我不知道
我會深深地記住這一切
我會難過」
不僅是在南極
北極地區也正在逐年變暖
北極熊的冰川家園
正在慢慢融化
因為冰川面積減少
北極熊媽媽為了生存
需要帶著寶寶一起顛沛流離
為了尋找食物和落腳地
常常要游過上千公里
儘管它們擅長游泳
但如果途中沒有浮冰落腳
可能會因此累死在海水裡
整整9天的時間裡
能果腹的除了海洋垃圾沒有別的食物
也沒有浮冰可以倚靠休息
在陸地上遊蕩的北極熊
也開始在垃圾桶里翻尋食物
海岸邊
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北極熊屍體
屍檢報告里
顯示的結果都是
擅長游泳的北極熊死於溺水
冰川不斷融化
也意味著海象們一直以來用以棲息的居所
正在不斷消失
抱著孩子孤立無援的海象媽媽
為了能讓一直潛在水中的孩子能夠短暫休息
遊了很遠很遠才尋到一處冰面
然而探出頭去
冰面上早已經載滿了海象
精疲力盡的海象媽媽試圖為寶寶騰出一點地方
卻遭到驅趕
為了孩子她不得不抗爭
甚至浴血奮戰
後來歷經艱辛
「媽媽終於找到能夠棲身的地方,
她得以跟她的寶寶待在一起享受母子間的愛意,
但,沒人知道它們的明天將會怎樣。」
除了全球變暖
海洋污染也已經成了定時炸彈
甚至有科學家預測
到了2050年
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數量可能會比魚還多
如今
全球幾乎每年都要生產和消耗3億多噸塑料
其中很多一次性塑料垃圾都很難降解
所以除去污水排放等等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噸塑料
被傾倒進大海里
被污染的海水
越來越不適合海洋生物們生存
更多的塑料垃圾
甚至直接成了海洋動物們的「殺手」
去年
在加拿大西南部海岸的人們
就見證了一幕令人心碎的場景…
在那裡
有一隻虎鯨寶寶剛剛出生半小時
就不幸去世了
然而
它的媽媽卻拒絕離開孩子的屍體
一直用頭頂著寶寶在水裡游
就這樣
24小時過去了
在孩子去世後一直沒有進食的虎鯨媽媽
依然頂著寶寶的屍體
在海洋里痛苦地前行
每次寶寶從媽媽頭頂上滑落
她都要做6-7次呼吸
才能進行一次長時間的深潛
去把寶寶再次撈上水面
華盛頓生物保護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說
虎鯨媽媽不是不知道孩子已經回不來了
只是捨不得放手
這種把孩子的屍體頂著的行為
是鯨豚類哺乳動物表達自己悲傷的方式之一
因為虎鯨懷孕的周期比人類還長
通常要17、18個月才產子
身為聰慧的鯨豚類哺乳動物
虎鯨媽媽對孩子的愛
不會比人類的要少
然而
因為海洋環境污染
不僅虎鯨的生存環境惡化
它們賴以為生的食物王鮭也正在不斷減少
這種生離死別的悲傷情景
發生的次數越來越多
2007至2014年間
三分之二的新生虎鯨都死了
在過去的三年里
這片海域沒有一例新生的虎鯨寶寶存活了下來
曾有科研者將死去的鯨魚寶寶拖到岸上去安葬
鯨魚媽媽也會一直跟著
直到她無法再游過去的淺水區
媽媽才停下來
依依不捨地留在原地
定定地看著自己遠去的孩子
如今
當地的虎鯨群只剩下75個成員
這也意味著
或許在不遠的未來
如此聰慧的動物種群
將會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這些讓人心碎的悲劇
都在提醒著人類:
這顆蔚藍色的星球
是海洋動物們的家園
也是人類自己的家園
真的很需要我們用心去守護
海洋探險家Robert Swan曾說
「對於我們的地球來說
最大的威脅
就是相信會有別人來拯救它」
因為能救地球的沒有別人
只有人類自己
或許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改變一些細微的生活習慣
就能減少塑料垃圾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就不會再眼睜睜看著那些讓人心碎的慘劇發生
卻無能為力…
希望我們每個人和身邊的家人朋友
都能努力先從這9個「舉手之勞」做起:
1、購物自帶環保袋
2、多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3、儘量自帶水杯,使用可重複利用的飯盒
4、減少一次性製品包括吸管的使用
5、儘量無紙化辦公
6、用玻璃器皿儲存食物
7、隨手關燈關電腦,夏天儘量把空調調高一點
8、在有條件的情況種一些綠色植物
9、 儘可能選擇棉、麻等自然質地的衣物
希望在有生之年,
我們能努力讓這顆星球變回從前的蔚藍。
願虎鯨媽媽不會再為了寶寶無法存活而悲傷,
願北極熊和海象在冰上停歇的時間,
能久一些,
再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