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丈夫過世後,您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在那個年代本就很艱難了,那您怎麼還會想著要供他們讀高中、上大學呢?」
「我吃了太多苦,又不識字,我不希望孩子們像我們這輩人做睜眼瞎、過苦日子,只要他們願意讀,砸鍋賣鐵也要供。」
2019年7月,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等11家中央主流媒體到德智壩採訪報道
2020年4月,貴州日報記者走進德智壩採訪
在湄潭縣天城鎮德榮村德智壩組,面對貴州日報記者關於家教的採訪, 65歲的任小會如是說道。
任小會丈夫因病早逝,三十歲不到的她為了能讓兩個孩子健康成長、接受更好的教育,婉拒了勸嫁的熱心人,一心撲在養育孩子上。皇天不負有心人,大兒子很爭氣,通過努力,成為村裡最早的大學生之一,現在在上海開了一家公司;小兒子學習差點,但也讀到高中畢業,在那個年代也是稀缺的,現在在家經營小超市和發展水產養殖業,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兒媳李國維,也因和丈夫一起發展產業,成為了德智壩的發展女能手。
2020年4月,德智壩婦女在推行「寨管家」工作群眾會上行使表決權,推選出胡學英、王開瓊2名女性「五員」
據了解,以前的德智壩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房屋破舊不堪,民風不正,家風不嚴,環境衛生「髒、亂、差」,群眾意見極大。2017年以來,德智壩在「黨建帶婦建」引領下,依託脫貧攻堅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五抓五提升促鄉村振興」的模式,通過政府主導改善基礎設施,市、縣婦聯指導「持家發展家教」活動提升村民的綜合能力,才有了今天的新面貌。
2020年春,德智壩婦女在復工復產、春耕生產中
2020年4月9日,天城鎮 「寨管家」首場群眾會在德智壩召開,會上推選出了德智壩組「一寨五員」(即寨長、安管員、水管員、環管員、路管員和林管員),其中,推選出胡學英、王開瓊2名女性「五員」。
德智壩村貌
走進德智壩,放眼望去,李國維家的50畝魚塘,宛如一顆閃耀的碧綠寶石,鑲嵌在300畝稻魚共生基地中間。平時,村裡婦女們除了上山採茶以外,還可以在這樣的基地上打零工,長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通訊員李姍姍 張聖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KVIo3EBnkjnB-0z3Q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