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引種種菜豆,菜豆出現不開花不結莢,吃一塹長一智了

2019-10-06     付老師種植團隊

湖南的一位種植戶王大哥,有著多年的菜豆種植經驗,每年都會種上幾畝地的菜豆。今年種菜豆前,特意從山東壽光引進了一批菜豆新品種種子,原本想著今年的菜豆會大豐收,但是引進的菜豆新品種在種植後,幾畝地的菜豆植株長勢挺好的,就是開花坐莢少,甚至有的植株出現不開花的現象。

老王以為是植株長勢過旺,也進行了控旺處理,其他補救措施也採取了不少,可菜豆開花依然很少,沒有好轉跡象。有鄰居說是不是買到了假種子,老王也半信半疑。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經過我們現場調查發現,造成菜豆不開花,結莢少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引進菜豆品種不當造成的。

首先,菜豆為短日照植物,縮短光照時數可以提早結莢,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度要求不嚴格,光周期反應屬中間型,在較長或較短光照下都能開花,少數品種表現為長日型和短日型。通常蔓性和半蔓性品種中短日型較多,而矮生型菜豆品種多屬中間型。

我國目前所栽培的菜豆,大多數品種是經過長期選育和栽培形成的,其適應性較強,對光周期反應一般屬中間型,南北各地可互相引種,春秋兩季均可栽培。但有些秋季栽培的品種對短日照的要求較嚴格,不適宜在北方春夏長日照條件下種植,有些品種為長日照類型。

短日照品種在長日照下栽培,或長日照品種在短日照下栽培,都有可能引起植株營養生長加強,而延遲開花,降低結莢率。這也是在南方有些品種在春季種植不開花結莢,而到了後期(秋季)卻開花結莢的緣故。

這實際上是品種適應性問題,因此,菜農引進菜豆新品種最好先試種,然後才能大面積推廣。此外,新品種引進,還要考慮適宜當地的消費習慣,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溫度、是度、光照等自然條件,要比老品種高產、優質、抗病蟲及抗逆能力強,種植後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並引進與新品種相配套的種植管理技術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EnAp20BMH2_cNUgGd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