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六年,從水桶腰到A4腰

2019-07-12   鐵馬老言

六年前,我是一個胖子加煙鬼。

168的身高,體重150斤,肚子滾圓滾圓的如一個水桶,拍起來嘭嘭嘭地象打鼓,上個六層樓都喘大氣,甚至要扶著欄杆歇會兒才能上去。

煙不離手:吃完飯一根煙,上廁所一根煙,看書時一根煙,酒桌上一根煙,如果在麻將桌上,那更是一根接一根。如果說有不抽煙的時候,那大約只有在飛機、高鐵這些實在不能抽煙的場合,以及——睡著了的時候。

2013年5月在往稻城的路上


2012年在武當山

然而,自從六年前開始跑步後,我的體重降到了58KG左右,腰寬不到21CM,是很多女性都羨慕不已的A4腰。跑步之後,徹底戒掉了之前屢戒屢吸的煙,從宣布戒煙起,五年多來一根煙都沒有吸過。很多原來看我抽煙的人,頗有些不敢置信:我煙癮那麼大,居然說戒煙就真戒成功了。

說來我走上跑步的道路是一個偶然:2013年9月,看報紙說深圳要舉行馬拉鬆了,之前雖然也看過北馬的直播,欣賞過胡剛軍長發飄飄馳騁在賽道上的颯爽英姿,並為之傾倒,但並沒有想過那與我自己有什麼關係。42.195公里,那於我而言實在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距離,要知道我年輕的時候雖也愛跑步,但最遠不過是田徑場上的3000米而已。

好在,第一屆深馬除了有我不敢想像的全馬、半馬,還有6公里,而且關門時間是1個半小時。掂量了一下,稍微練練,再怎麼著1個半小時完成六公里還是有信心的,報名吧。

報名後老傷時好時壞,賽前系統訓練時間只有一個月。從開始的2公里慢慢加,第一次跑6公里是咬著牙撐下來的,但至少知道,完成6公里只是小菜一碟了。

比賽那天,一大波俊男靚女穿著鮮艷的跑步服,酷炫的跑鞋,以各種稀奇古怪的造型出現在賽場上,什麼蝙蝠俠、超人、孫大聖......乖乖,這哪是來跑步啊,完全是一個大秀場啊。不同顏色的號碼布代表著不同的項目,額的個神啊,居然有這麼多青春靚麗的小姐姐要跑半馬、全馬?她們跑得完嗎?

看著她們,我是又羨慕又嫉妒又愛,把她們當神一樣的存在。而自己,穿著以前踢球的短褲T恤,一雙耐克的舊運動鞋,完全是來打醬油的嘛。

6公里的距離,前面2公里在人潮中穿梭,真正跑的距離只有4公里,枉我一個月的潛心苦練了,根本不盡興。更讓人失望的是,當我拿著成績單去裁判席時,才知道6公里是不計成績的,我只能拿著一張空白的成績單悻悻然回去。

2013年12月,第一次參加深圳馬拉松6公里迷你跑


下次,我也要報半馬。第二天,就是重慶馬拉松報名的日子,當我準備報名時,重馬的報名日期卻延遲了。等他正式開始報名時,我自己在訓練中已經跑過半馬了。於是,我決定:報全馬。

2014年3月22日,之前只參加過深馬6公里的我,以無畏的勇氣站在了重馬全程的起點。好在雖然38公里經歷了小腿拉傷,但仍然以3小時34分的成績完賽。也從此,我深深的中了跑步的毒,義無反顧的走上了跑馬之路。

2014重慶馬拉松

正是在重馬之後,我決定戒煙,並在朋友圈中發誓:誰發現我抽一根煙,罰一千塊。當時所有人也許都只是當一個玩笑,而素來信守承諾的我,卻真的是當作一個誓言,並且一直堅持至今真的沒有抽過一根煙。

也從那之後,我開始將跑步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在常住的地方堅持每周六次的例跑,一般周一到周四10公里左右,周五休息,周六進行長距離訓練,周日慢跑放鬆。每月的跑量保持在300公里左右,平均每天跑大約10公里,六年累計跑步超過2萬公里。

即使是在出差或旅行的時候,我也會帶著跑鞋。無論是在宏村古樸、拙舊的石板路,還是宿遷淒寒、邈遠的黃河故道邊,甚至馬尼拉充滿異國風情的西班牙王城聖母大教堂,都留下了我奔跑的足跡,正是在這樣陌生的奔跑中,自己體驗著遠與近、陌生與熟悉的交錯融合。

2017年在馬尼拉西班牙王城的城牆邊跑步

周末長距離跑


六年來,自己跑了30餘個全程馬拉松,及多個百公里甚至百英里越野賽。多數完賽了,也曾有多次棄賽、退賽的經歷。不管是否完成,每一次的比賽,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收穫了不同以往的體驗,豐富著自己原本過於平淡的人生。

2016年的張掖百公里越野,三伏天的時候在山頂突遇冰雹,半途退賽。那瑰麗奇幻的丹霞地貌,也因此只能一撇而過。

2018年的四姑娘山越野,雖然也欣賞了蒼山星照雪的奇景,蹊徑人自野的悠閒,但終歸因高反嚴重,僅到達CP3就險被關門而不得不退賽。

剛結束不久的柴古唐斯百公里,在CP7之前又因下雨路爛,體力不支而退賽,留下無盡的惆悵與遺憾。

當然,更多的還是收穫。2014年蜀道驛傳接力,與隊友以絕對優勢獲得男子中老年組冠軍。

2015年深圳國際馬拉松,與隊友組成「白髮仙英隊」參加團體賽,以平均54歲的高齡一舉奪冠,創造了奇蹟,一時傳為佳話,之後連續三年進入團體進十名,是唯一一支連續三年獲獎的團隊。

2014年10月獲得蜀道驛傳接力賽男子中老年組冠軍,左2為周天才


2015年白髮仙英隊以平均54歲的高齡榮獲深馬團體冠軍

2016年廣安馬拉松,排名全程第13

參加2016年武隆百公里越野

2018年成都馬拉松

此外,在一些小型比賽中,也屢有斬獲,在不少的比賽中排名都在前二十以內。以五十歲的年齡,在數千甚至上萬人的比賽中,能將眾多年輕後生拋在身後,讓我增加了生活的自信:我未老,仍年輕,未來有無限可能。

時不時,從媒體上看到各種老當益壯的人在賽場上創造著讓人驚嘆的奇蹟。比如我當年跑蜀道驛傳的隊友重慶周天才,65歲左右的年齡還經常活躍在賽場上,全馬最好成績303,至今我還從未曾在半馬的比賽中戰勝過他。我深圳馬拉松團體賽的隊友跑樂叔陳全義,70歲的高齡全馬仍保持著330以內的水平,去年在亞洲老將田徑運動會上收穫多項冠軍。

陳全義,70歲仍全馬能跑進330

儘管白髮叢生,我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

我不敢與他們比肩,但我會向他們學習,如三毛所言: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我也給自己立下一個願望或者說目標:60歲的時候,全馬保持在330以內,70歲的時候,全馬保持在400以內,到80歲的時候,還能完成半馬。

為了讓自己保持較好的狀態,良好的身材,我不僅是堅持著跑步的習慣,更是形成了一種嚴格自律的生活。從跑步以來,我不喝可樂,不吃宵夜,不吃零食,少吃肉尤其是肥肉,嚴格控制食量,早睡早起。基本上,我每晚十點半左右入睡,早上六點起床,起來後做一小時左右的核心力量練習。正是這樣長時間的堅持,也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身材。雖然會失去一些享受美食的快樂,但當撫摸著那凹凸有致的腹肌時,你會覺得那些忍耐、放棄是值得的。

在我不停奔跑的同時,我也不停的記錄自己跑步的心得、體會,形成文字。六年里,關於跑步的文章多次發表在《跑者世界》、《馬拉界》等雜誌上,或被眾多公眾號採用。2015年深馬後「擇一馬白首,擇一城終老——我的深馬我的城」被晶報體育、深圳馬拉松、智美體育轉發,引起眾多共鳴。2018年「說真的,我勸你別跑馬拉鬆了!」更是成為馬拉松界的熱門話題,新浪體育、搜狐體育等紛紛轉裁,「請珍惜有馬拉松可跑的日子」還被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官方公眾號轉發。此外,如「科學跑步的十一條原則」、「奔跑是一種高處的自由」等被「跑步指南」、「深圳大鵬馬拉松」等公眾號轉發。參加各種比賽的徵文比賽,多次獲獎,如武漢馬拉松、、武隆百公里越野、張掖百公里越野、四姑娘山越野、南嶽如飛越野等。

除寫作跑步類文章,還長期大凱迪社區發表時評類文章,文章多次被凱迪公眾號轉載,入選社區優秀作者、熱點文章,作為優秀文章推送。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傳播出去,讓理性、寬容、平等與自由,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的信念,是我著文的目的。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積沙成塔,聚溪成河,就能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

我知道以自己的天賦、年齡、訓練的投入度等,即使是在年齡段,我也成為不了最能跑的跑者,我的目標是做一個最有思想的跑者。我曾在《人生的修行》一文中說,一個人一生要保持三個習慣:讀書、運動、獨立思考。現在很多人也信奉這句話,而我自己更是將之視為自己的人生準則。最近幾年我每年跑步3000公里以上,看書60本以上,寫文章數十萬字。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學習不止,思考不止,做一個擁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健康跑者,用腳去踏上更高的山峰,用思想去探尋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