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藏野路,對車輛的要求僅2點,動力、底盤要達多少才合格?

2019-08-05     夏主編旅遊攻略

除去地質變化對車輛通行性的影響,自駕318國道川藏線,正常路況下,幾乎任何一款車輛都能通行。

今天我們要議論的話題,是長途穿越西藏野路,也就是說走非常規路線,而非常規318川藏線(任何車型都可以走318川藏線),請大家閱讀前,注意甄別。

穿越長途穿越西藏野路,影響汽車通行性的硬體條件,幾乎只有兩個:汽車底盤動力要求

1、汽車底盤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汽車底盤過低,走搓板路會刮到底盤,影響通行性;如果汽車底盤過高,走坑窪的路面又會過於晃蕩,導致人身體不適,容易暈車。

那麼,究竟底盤要控制在什麼樣的範疇才好走川藏線呢?

在SUV中,東風本田CRV的設計偏向於城市舒適性,因此底盤較低,滿載時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3.5厘米。其次可以舉例途觀L兩驅,最小離地間隙15.0厘米。這些都是川藏線上比較常見的車輛,該底盤高度可以放心入藏。

像豐田陸地巡洋艦、霸道等車我們就不用說了,高端越野車型都具有空氣懸掛系統。也就是說,車載智能系統會根據路況的不同及距離傳感器的信號,自動判斷出合適的底盤高度,從而實現「底盤自動升降」的功能。

318國道川藏線幾乎全程柏油路,所謂的搓板路、炮坑路不足100公里。準確說來,也就巴塘至芒康的路段,特別是在金沙江大橋與芒康之間的海通溝路段。汽車底盤高度若小於13.5厘米,真正通行時刮到底盤是肯定的,而且也很考驗司機的駕駛技術。

另一方面,318國道川藏線彎多路險,一路盤山而行,底盤太高了會影響車輛的穩定性,18.5厘米的底盤高度算是上限標準。最小離地間隙超過20.0厘米厚,走海通溝這種坑窪路段彈跳和晃動會比較劇烈。

135mm~185mm的底盤高度,只是自駕川藏線的一個標準參考範疇,更重要的還是取決於車主是一個怎樣的司機。如果司機自身駕駛技術不夠牢靠,猛禽也能給開到湖裡

2、動力要求

1.5T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2.0自吸氣發動機,到了西藏高原地區會因缺氧而制動力不足嗎?

首先,無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吸氣,到了西藏上4500米海拔的地區,都會出現制動力下降的情況。這種動力性能的下降尺度沒有一個具體的數據,但大概在20%左右,好比汽車突然新裝了空調,且開到了最大功率。

318國道川藏線、西藏地區,海拔超過4500米的大山比比皆是,汽車制動力下降會影響車輛通行性嗎?

其實不然,在攀爬「川藏第一關」折多山、「川藏最後關」米拉山等高海拔埡口時,路面雖有一定的坡度,但屬於正常循序漸進的變化範圍,還沒有某些城市路段(比如重慶歌樂山森林公園)陡峭。

所以,從實際上說,別說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走318國道川藏線,就連1.5自吸氣發動機都可以。恐怕再沒有比奇瑞QQ的0.8排量發動機再小的車型,318國道川藏線上奇瑞QQ並不罕見,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動力問題。

但考慮到動力與載重量相關,去西藏的奇瑞QQ、奧拓等小排量車型都並非滿載。如果要一家人滿載出行,2.0自吸氣排量是一個參考標準。

總結:要想長途穿越西藏野路,底盤最小離地間隙應大於135mm動力儘量在2.0自吸氣以上。

318川藏線是諸多自駕車友的畢生夢想,雖說常言「沒有到不了西藏的車,只有到不了西藏的人」,但我們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沿途95號汽油不是問題,但建議不要開柴油車去,據說西藏的柴油純度不是很高,比汽油更易高反,容易出現打不起火這種問題。

最後,請司機一定要在一種心態平和、輕鬆愉悅、駕駛熟練的情況下自駕西藏。「開車不看景,看景不開車」,停車時,請注意往來車輛的可視範圍,要知道某些藏牌、川牌車輛在川藏線上可是出了名的狂野,不一定能剎得住腳!

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私信問我,編者有問必答,祝大家旅途愉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2j9nGwBvvf6VcSZUn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