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的夏天已經到來,氣溫急劇升高,人體機能和人體生存的周邊環境發生諸多變化,各種細菌和病毒也隨之活躍起來,使得夏季成為一些疾病的高發季節。小霾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這4種夏日常見的疾病以及該如何預防。
1.空調病
長期處在空調環境中而出現頭暈、頭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關節酸痛等症狀稱為空調病。空調病多發生於夏季,老人、兒童和婦女是其易感人群。呼吸道、關節肌肉、神經系統最易受累。
1、在使用空調的房間裡待得時間不要過長,每天應定時關閉空調並打開窗戶換氣。
2、合理地調整室內溫差,室內與室外阿溫差不超過5~8度,室內溫度不低於26℃,相對濕度40~60%。
3、長期在空調室內者,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室外活動時間,多喝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4、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不要直接吹冷風,注意頸椎、膝關節等部位的保暖。
5、空調密閉環境尤其要嚴禁室內抽煙。注意室內衛生,定期使用消毒劑殺滅與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定期清洗空調。
2.熱傷風
熱傷風指:夏天的普通感冒。症狀為:咳嗽咽痛,鼻塞吐痰,面熱。
1.加強鍛鍊,增強機體適應能力
2.預防:服藥一般可使感冒的發病率大為降低。
3.飲食起居:感冒病人應適當休息,多飲水,飲食以素食流質為宜,慎食油膩難消化之物。
3.中暑
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濕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1.先兆中暑
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2.輕症中暑
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3.重症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是最為嚴重的)
1、外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避免外出,因為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容易產生頭腦暈眩,中暑的現象。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嗮準備(防曬霜、太陽傘、太陽鏡、水)
2、飲食:平時少吃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比如荔枝、龍眼等,可以嘗試多吃一點櫻桃、草莓之類的水果。
3、飲水:大量飲水是必須的,因為夏天身體出汗比較多,需要大量飲水進行補充,另外草本植物飲料也對身體有好處,少喝碳酸飲料。(建議:大家飲用「霾伏」草本植物飲料,不含任何添加劑)
4、睡眠:夏天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提高身體免疫力,能夠有效預防中暑。
5、降溫藥:夏天隨身攜帶降溫解暑的藥物,當出現中暑前兆時,及時服用,有助於及時緩解中暑。
4.急性腸道疾病
急性腸道疾病主要是指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臨床表現多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
節制飲酒,不要暴飲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腸胃黏膜的藥物,儘量少食用螺螄等易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做到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