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國家,因為它對我國很重要,有人說該國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理由如下:1、陸地面積190多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5位,海洋面積高達360萬平方公里(不含專屬經濟區)。2、人口2.62億屬於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它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全國50%以上的人口30歲以下,全國平均年齡只有約為25歲,能為該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3、該國是G20中經濟增長最快的三個國家之一,2019年時該國GDP是1.12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6位,超越了許多老牌的已開發國家,比如荷蘭、瑞士和西班牙等國。4、扼守全球海洋關鍵運輸線,將給經濟帶來紅利。
也有人說該國未來不光明,理由如下:1、和周邊國家爭議領海多,被牽扯了發展精力。2、該國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而且全國大部分民眾都是伊斯蘭教徒,放眼全世界,就沒有一個伊斯蘭國家的經濟很好;3、全國領土分散,由上萬個島嶼組成,阻礙了工業化的發展,而且由於各島嶼之間交流不順差,埋下了分裂的隱患,事實上該國也的確有多股分裂勢力。
說到這裡想必有許多人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東協曾經的帶頭大哥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之所以重點講印尼,是因為印尼對我國非常重要,我國一帶一路繞不開印尼這個國家,而且作為東協影響力非常大的國家,我國和東協許多合作都離不開東協的支持,而東協未來對我國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印尼和澳大利亞關係非常不友好,要不是美國給澳大利亞撐腰,兩國上個世紀就打了一仗,印尼和澳大利亞都爭做地區大國,而且都要爭搶東協的市場和影響力,為何澳大利亞這麼重視東協呢?大家看看澳大利亞,離得最近的廣大市場也就東協了,每一個國家都會非常重視離自己最近的廣大市場,這是崛起的關鍵。所以印尼是制約澳大利亞的關鍵,澳大利亞想要進入東協,繞不開印尼這道無形的牆,而澳大利亞背後又是美國,許多時候美國打不進去的市場就讓澳大利亞等國開路,然後自己再暗渡陳倉。印尼如今面臨許多問題,但是它依然有許多優勢,具備成為地區大國的條件和基礎。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正題。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強大,工業化是必經的過程,工業想要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首先印尼是一個非常年輕化的國家,勞動力非常充足,全世界能提供近兩億青壯年勞動力的國家屈指可數,而印尼就是其中一個,工業生產中,有許多產業都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特別是中低端產業對勞動力成本很敏感,所以它們一般10-20年左右就會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這讓許多國家有機會承接這種中低端產業積累財富,然後在邁向高端領域,印尼充足的勞動力,有機會和實力承接更多中低端的產業轉移,更有機會實現本國的工業化。
有足夠的勞動力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把工業發展起來又是一回事,想要發展工業化,本國人民必須辛勤勞動,才能一步步積累起財富,比如韓國和中國,韓國能崛起,離不開當年那些血汗工廠,這是一個後來國家想要崛起必須忍受的過程。而印尼這個國家,大部分人都非常懶惰:一是該國屬於熱帶雨林國家,熱會讓人變得懶惰;二是伊斯蘭教的影響,這些人禮拜儀式完後,就喜歡拿著手機消磨時間,不喜歡工作。大家可以看一看,世界上宗教對民眾影響最深的國家,往往都是很熱的國家和地區,而這些國家基本發展不起來工業化,因為伊斯蘭教已經深刻影響這些民眾,每天要嚴格執行禮拜儀式,這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影響很大,他們白天禮拜的次數還不少,咱們腦補一下,廠房裡機器正在運轉,突然到了禮拜儀式的時間,工廠大部分人立馬停止手頭工作開始禮拜,流水線上的產品缺了人豈不是要亂套?大家在電影裡面也看見過,穆斯林的士兵哪怕是在戰場上,到了禮拜時間就會停止戰鬥,禮拜儀式搞完後才開始作戰,當然這有點誇張,但卻是事實。工業化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教育,不過教育培訓並不需要太長的周期,新加坡當年發展工業化直接培訓員工,然後高額處罰很快就有大批熟練工人,所以教育和技能培訓這一塊很容易解決。
既然印尼的人懶,那印尼就沒有機會了嗎?其實也不是所有穆斯林國家都如此,比如早期的土耳其,其實很多穆斯林國家都走過世俗化的道路,世俗化後的穆斯林國家,的確一度發展起了工業化,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被中斷了。所以印尼可以走向世俗化抵消一部分影響。人懶可以利用外界條件刺激,特別是文化的影響,給他們塑造新的價值觀。華人為何喜歡掙錢?就是因為價值觀不一樣,當年印尼的華人不一樣辛勤勞動過上富裕生活?所以印尼想要發展工業化,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本國人民的懶惰,最好是學習華人,吸納中華文化,並且積極讓整個國家世俗化阻止宗教對該國的進一步影響。
工業發展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通,有人可能會說為何不是資源,資源對工業化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資源是天生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沒有,根本不能靠後天去改變,而且全世界許多工業化發達的國家都缺資源,比如日本、德國、韓國、英國等,但資源可以進口,所以資源短缺不會阻撓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但交通會,交通運輸成本影響著商品的價格,而價格是商品競爭力最核心的因素之一,賣不出去的商品生產再多也不能給本國帶來財富。印尼雖然國土面積大,但是卻由眾多島嶼組成,幾個大的島嶼之間距離都太遠,比如最大的加里曼丹島,距離該國政治經濟中心的爪哇島超過320公里,距離第二大島嶼蘇門答臘島超過400公里,距離第四島蘇拉威西超過200公里。其中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最近,但距離也超過了20公里。大家可別小看這幾個大島嶼,每一個大島嶼的面積基本都和韓國的面積相當或超過韓國面積。表面看該國的交通劣勢非常大,失去了性價比最高的公路和鐵路連接。
但是印尼完全可以分組團發展,讓各個大島嶼高度自由化,每個島嶼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不同的法律和稅收,加入世界上各個不同的經濟組織,就像此前澳大利亞一樣,只有其中一個州加入一帶一路,不能把資源全部集中起來發展政治和經濟中心爪哇島。就像我國有長三角經濟圈、成渝經濟圈一樣,印尼就把各島嶼發展成多個經濟圈,而且它們具備這個條件:一是每個島嶼沿海地基本都有平原,有利於工業化發展;二是雨季豐富,能提供工業發展所需的足夠水源,但印尼還需要修建許多水壩儲水,避免雨季後水供應不足;三是印尼煤炭資源儲備豐富,可以發展火電給工業提供能源。四海岸線長,適合建設優良港口的地方多,這有利於印尼貨物的進出口,而且這裡距離馬六甲海峽太近了,印尼只要認真發展,根本不會有新加坡什麼事。新加坡的面積太小,決定了該國發展的上限,但是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優勢則遠超新加坡,所以發展潛力理論上很大。
說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說,這樣不是讓各島嶼做大做強了嗎?本來許多島嶼就鬧獨立了,現在豈不是給它們機會,大家要明白一點,越是窮或者貧富差距太大的國家,越容易出現分裂,越是富裕的國家基本不會出現鬧獨立,印尼如果把主要幾個島嶼發展好了,那獨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而且不管你怎麼發展,島嶼國家軍事最依仗的就是海軍,而海軍的建設需要大量長時間的投入,印尼只要長期把海軍控制在手裡,就能牢牢控制各島嶼。
綜上所述,其實印尼許多的不足都能解決,所以該國是具備發展強大的條件,但我前面說了,工業化能否成功,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人,印尼人懶的毛病很難改正,因為一個排華的國家,就意味著這群民眾喜歡好吃懶做,而且嫉妒心很強。一個國家的人如果是這樣,根本沒有機會,所以印尼離不開有遠見的領導人,除了做好國家發展的規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親近華人拉攏華人,讓華人帶頭創造財富,然後引導印尼民眾跟上來,東南亞的國家裡面,凡是對華人友好的國家,基本都會被華人帶動起來過上幸福生活,而排華的國家,基本都是越來越懶止步不前。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勤勞的華人他們自然就會變得積極起來了,所以印尼的未來在於華人,如果印尼願意接納華人,並且願意接受華人的領導,那麼印尼各大島嶼肯定會迅速崛起,新加坡條件那麼差都能被華人帶領發展起來,何況優勢這麼多的印尼。
關注我不迷路,下期節目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