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南京文旅。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轉眼2019年的夏天即將遠去,
8月23日18時2分,
處暑就要到來,
你是否了解這個傳統節氣呢?
處暑,
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
是反映氣候變化的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
真正的秋天,就要來啦!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自此後,秋涼開始瀰漫,
秋風漸起,天地清明,
人們可以盡情擁抱陣陣涼爽,
感受「天涼好個秋」。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處暑之日「鷹乃祭鳥」,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
這個「肅」是「肅清」,天氣因「肅」而清,因「肅」必「肅殺」,所以,肅清後必帶來蕭瑟之氣。隨著氣候不斷轉涼,
天地間的萬物開始凋零,氣肅秋高,涼意盈盈。
三候禾乃登
禾是五穀各類,天氣肅殺後,莊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黍稷稻梁,紛紛成熟,五穀豐登,美不勝收。
處暑習俗
秋遊
圖源:圖蟲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
正是人們暢遊郊野、
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暑氣止,
就連天上的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
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
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處暑吃鴨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
其因是老鴨味甘性涼。
做法也花樣繁多,
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
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
處暑飲食
梨粥
梨,味甘酸性涼,
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
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
是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龍眼粥
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
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
吃龍眼能補充熱量。
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
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
涼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
每當處暑期間,
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
先去藥店配製藥方,
然後在家煎茶備飲,
意謂入秋要吃點「苦」。
涼茶在清熱、去火、消食、
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處暑貼士
衣
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食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保養元氣之品。建議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等食品,以起到調養身心的作用。
住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夜晚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行
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處暑出遊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處暑時節,颯爽的秋色鋪陳開來,
秋雲飄逸,秋水如鏡,秋陽透亮,
正是暢遊賞景的好時候。
聽名字讓人生出一種神往,
棧道、花語廊和小橋,
無限蔓延的荷花池。
有荷婷婷,在水一方。
秋季的南京是屬於棲霞山的,
從一點新綠,等到漫山紅葉,
再到冬日落雪,這該是棲霞山,
這一年最浪漫的故事。
黃龍峴,風光旖旎,
處暑時節,秋意冉冉,
去隱匿在雲山深處的
黃龍峴茶文化旅遊村
身心放鬆
清涼山銀杏谷,每年秋天,
南京人賞銀杏的最火去處。
一到深秋,金黃落葉鋪了滿谷,
石凳、亭子也落了厚厚一層,
絢爛中有古意。
四季都有令人欣喜的風貌
而最為舒爽的時節就在新秋
此時不妨出門走一走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觀賞最美人間
來源:人民日報、南京文旅。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