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拿得起,放得下,人間最美是釋懷!

2021-01-19     美文投條

原標題:詩詞丨拿得起,放得下,人間最美是釋懷!

有人說:

人字有兩筆,一筆寫前半生,一筆寫後半生。
前半生生根、發芽、開花;後半生結果、收穫、儲藏。

如今,站在人生旅途的中間,往前看,人生仿佛遙不可及;往後看,卻又咫尺可量。

山水一程,我們一路風雨共濟,一路披荊斬棘,遇到過很多人,也經歷過很多事,終於明白:

人生,該拿起時絕不退縮,因為責任總在身上;該放下時也切莫猶豫,因為減重才能走的更遠!

張愛玲說:

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清平樂·紅箋小字》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想要寫封信給你,密密麻麻訴說我的思念,望著窗外鴻雁飛翔魚兒戲水,才想起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處去了,唯有碧波綠水依舊向東方流去。

人生總是如此,於千千萬萬人之中遇到了你,卻又在歲月流逝中失去了你,年年風景都依舊,唯有風景中的人卻不在了。

以後的歲月中,可能我還是會時不時的想起你,只因你帶給我一段無比美好的時光,可不同的是,我卻再也不會期待了。只願我們得到的都珍惜,得不到的都釋懷。

楊絳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糖多令釋懷寄友人》

曹伯啟

衰境日匆匆。浮生一夢中。

笑愁懷、萬古皆同。

越水燕山南北道,來不盡,去無窮。

萍水偶相逢。晴天接遠鴻。

似人間、馬耳秋風。

山立揚休成底用,聞健在,好歸農。

時間過的飛快,我的一生就猶如一場夢境,笑對這世界的愁苦滋味和那仕途的坎坷遭遇。

我們都是萍水相逢,他鄉之客,也猶如那晴空萬里與鴻雁相遇,只是擦肩而過,是人生中的風景。

每個人都恍似人間的過客,像水一樣,無窮無盡,無涯無邊,又有什麼值得計較的呢?不如趁著身體還靈便,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認真的生活,認真的老去吧!

馬未都說:

人的前半生總是不如後半生過得仔細,年輕時沒有荒唐就等於沒有年輕過,可後半輩子活得仔細了也未必有意思。
生活便是如此,你越是拚命抓住就越會痛苦,倒不如及時放手,隨他去吧,人生這場旅行,跟誰同行,比去哪裡更重要。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前半生尋尋覓覓,後半生回首燈火闌珊。

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那麼我們前半段人生哲學應該是「不猶豫」地尋尋覓覓。

而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應該是——剛好遇到你,我「不後悔」,因為一回頭,你就在燈火闌珊處,等我。

林語堂說:

什麼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前半生,四處奔走,後半生,把時間留家庭。

我們的後半生,孩子漸漸長大,或已遠走高飛。父母是孩子的港灣,也是他們的故鄉,好生照料自己,便是為他們守護歸途

周作人說:

我們除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前半生追名逐利,後半生學著做減法。

人生短暫,不過三萬天而已,別再期待來日方長。

當下的事情當下就去做,相見的人得空就去見,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個先來。

李嘉誠說: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一份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成功。

《游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有歡笑必然有淚水,有高潮必然有低谷。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我們雖不必如此,卻至少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線,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焦躁,不氣餒,生活自然多喜樂!

曾國藩說:

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

《揚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前半生風光無限,後半生斷井殘垣。

昔日的揚州城,人來人往,風光無限,戰亂過後,荒草叢生,再無勝景。

一如人生,前半生錦繡,後半生落魄。人生,唯有樂天知命,這樣,才能過得好一些。

三毛說: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前半生未經思量,後半生就已經來到。

願我們都能認真地老去,老得如茶香,靜坐而白雲滿碗;老得如詩行,薄語而亦素亦美;老得似花開,緩慢而枝上生香。

有的人拿不起,也就無所謂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卻怎麼也放不下。

有一句話這樣說:

花開花落,與我何干;

月圓月缺,本屬自然。

平常心,即是洒脫,也是解脫。

拿起放下,何必強求,順其自然。

人生不僅僅只是取捨,更是拿起之後又能學會放下。放手不容易,但是當你真正的放下之後,也許你才能明白,什麼叫解脫,什麼叫釋懷。

願我們都能在無情的歲月中找到自己的圓滿,等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比你想像的還要簡單,只要你當時學會了放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rSFGHcBubk3rjNbir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