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在這個特殊時刻,想要身體安康,就要在生活的各方面有所注意。
立秋,吃三食
一吃:茄子
很多地方有立秋吃茄子的民俗,據說這個習慣從明朝就開始了。
立秋時節,吃些茄子,確實有好處。經科學試驗,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
每公斤茄子含維生素P達7200毫克, 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降低膽固醇,還可以保持血管韌性。多吃茄子,對老年人的血管硬化有抑制作用。
二吃:百合
立秋前後暑熱未除,秋燥襲來,燥熱傷陰,且燥氣通於肺。
因此,立秋宜多吃清熱滋陰、潤肺生津的食物,百合正是比較適宜的食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清熱滋陰等功效。立秋適量食用,能養陰生津、潤肺養肺。
三吃:蘿蔔
立秋之後,雨水減少,氣候開始變得乾燥,燥氣易傷腸津而易導致便秘。
因此,從立秋開始每天要多喝水,同時多吃蘿蔔等能潤腸通便的蔬果。
此外,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作用,也是很適宜平時多食用的。
立秋,喝三水
一喝:蜂蜜水
蜂蜜自古就是清潤的佳品。研究還發現,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可幫助人體預防和緩解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立秋前後,適量喝蜂蜜水,能滋陰潤燥,還能預防感冒。
二喝:秀芝粉泡水
靈芝一直是益壽延年的好東西,而秀芝又是靈芝中效用較好的一個品種,將秀芝破壁後,得到的秀芝粉更易被人體吸收,經常用其泡水喝,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每到換季,血管病就高發,秀芝粉中的三萜類化合物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降低血脂嘌呤,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栓的形成。對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塞、冠心病有良好的療效。
經常飲用,還可調節免疫細胞,激活循環抗體,整體提高免疫系統能力,有效預防各種疾病,並能增強機體抗衰老能力。
三喝:黃谷丁根茶水
秋季最要命的就是秋燥問題,很多人不知不覺就出現了上火的表現,嗓子疼、眼睛疼、嘴角起皮起泡,這些都是秋燥在搞鬼。
將黃谷丁根切段後,泡水代茶飲,可以很好地降秋燥、去秋火,同時也有很好地養肝護肝作用。
黃谷丁是藥食兩用的植物,全株可入藥,尤其是根莖,藥用價值很高,可以清熱解毒、去火消炎、抗菌利尿、解郁散結,平時肝火旺盛、目赤腫痛、咽喉不適,都可以得到很好地緩解。
立秋,忌三事
一忌:冷水游泳
一些地區在立秋後的天氣明顯有別於夏季,早晚偏涼,泳池的水會比原來涼,如果體溫無法適應,就容易抽筋和感冒。
一些有較重疾病患者,如藥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壓病人、先天性心臟病人、風濕性心瓣膜病人、癲癇病人等,在立秋後也儘量不要游泳了,尤其不要在冷水游泳,以免涼水刺激導致身體不適或症狀加重。
二忌:暴飲暴食
秋季天氣慢慢涼爽了,人的食慾也會慢慢變好,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節制進食,每餐吃很多,就容易導致攝入熱量過剩,這些多餘的熱量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就更容易使人發胖。
秋天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天氣變化,生理代謝功能也會發生變化,飲食要特別注意,生冷食物是不能吃的,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腹瀉等腸胃問題。
三忌:過度進補
很多人喜歡在秋季進補,其實秋季是不適宜進補的,因為在秋季,秋燥是比較大的,如果再大量進補,人難免要上火生病,反而不利。
比如很多人到了秋季更熱衷於吃火鍋,雖然說熱辣辣的火鍋吃起來更能滿足味蕾,但卻也是最容易導致體內熱火聚集,出現便秘,臉上痘痘滋生的禍首。
立秋,按三穴
一按:氣海穴
守護陽氣按氣海穴,補氣血氣海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線,肚臍往下1.5寸,即兩橫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氣海穴,或者用筷子、筆等,按壓住穴位,來迴旋轉刺激穴位,每次3—5分鐘,即可。
二按:湧泉穴
按按湧泉穴,振奮陽氣腎為生命之本,是陽氣的升發之處,湧泉是振奮陽氣的一個要穴。
【位置】前腳底板左右兩塊肌肉交匯點,明顯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湧泉穴,每次3—5分鐘。
三按:神闕穴
按按神闕穴,生命之根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是人體珍奇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位置】肚臍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