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高考713分,被清華錄取,沒資源沒條件的他是怎麼成功的
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這對那些山村裡的孩子來說是最貼切不過了。正如這位寒門學子林萬東所說的,唯有自強不息,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這次林萬東高考取得了713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所錄取,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對於像林萬東這些寒門學子來說,讀書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而不像富家子弟那麼幸運可以條條道路通羅馬。
林萬東出生於雲南省曲靖市阿都鄉,這個地方一直被國家列為貧困鄉,是國家重點扶貧對象之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林萬東的家庭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再加上其父親因病不能勞動,連同他的姐弟,全家只靠母親一人支撐著。其家境貧寒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了。
除了沒條件外,林萬東在老家一帶就讀的學校資源更是無法跟經濟發展較好的城鎮相比。像他面臨這樣沒條件沒資源的類似貧寒家庭也不少,比如河南信陽農村的江群,河南欒川縣大王廟村的孫宜林,還有江蘇南通的周鵬宇他們也都有著同樣的遭遇。但他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那麼,像林萬東這些沒資源沒條件的寒門學子是怎麼成功的呢,其背後又有哪些相同點呢?
首先,他們從小就很懂事。像江群、周鵬宇他們家境跟林萬東一樣,其父親都是患病無法勞動,上下又有好幾個孩子要供養,都靠母親一個人。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家庭,他們的母親心理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的孩子必然要比同齡人要懂事得多了。一般較為懂事的孩子在做事方面都比較務實可靠,包括讀書學習更是如此。
其次,父母的影響。像他們這樣的家庭,父母對孩子讀書比較看重,非常清楚只有讀書才是他們那樣的人唯一的出路。對他們來說,只要孩子肯努力,再苦再窮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供出去。而這個理念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正是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其孩子都比較爭氣。比如像林萬東,其一家人的經濟來源都是靠母親給本地一家工地搬磚背沙,供著他和他姐姐及弟弟上學讀書。還有江群也一樣,家裡也只靠母親一個人務農打工給四個孩子讀書,同時還要給父親買藥治病。
最後,就是他們自己比較勤奮好學。像他們農村的孩子基本上就讀的學校,其資源是沒法跟城鎮比的。那麼,在這樣的差距下,他們學習為什麼這麼優秀的呢?也許就像很多人所說的,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其天賦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更多的還是專注和勤奮好學。以前經常有人拿出1%天賦+99%汗水=成功。而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覺得還有一個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就是專注。完整的公式應該是天賦+汗水+專注=成功。也就是說專注這個權重才是決定成功的必然性。
總而言之,以上幾位寒門學子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華,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將改變一家人的命運。對於他們這樣的事跡,你們怎麼看呢?
本文系【尖教吧】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