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中小學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告別蘇教版、人教版

2019-07-27     鳳城資訊


全國統編版教材

鳳城資訊(姚波 徐俊)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開始走進了我市中小學部分年級的課堂。根據規定,今年9月,「統編本」將覆蓋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這意味著,今年9月一開學,蘇教版、人教版等多種版本的教材將告別我市校園,成為歷史。

其中,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統編版教材和原教材有什麼區別?本報邀請相關老師和專家詳細解析。

小學古詩文篇目增加

2017年秋學期起,教育部統編版語文教材開始在我市小學低年級試行使用。目前,我市一、二年級已經試點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三、四、五、六年級使用的則是蘇教版教材。今年秋學期後,所有年級全面啟用統編版語文教材。

「統編版語文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並進』的思路編排教學內容,主張立德樹人,充分發揮教材的育人作用。」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語文老師顧梅介紹,諸如《小英雄雨來》《狼牙山五壯士》等紅色經典文章就被選入教材,著重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統編版語文教材最引人關注的變化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詞從原蘇教版的75首增加到129首。比如,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已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三年級教材選用《司馬光》《守株待兔》等多篇古詩文。其目的旨在通過古詩文的學習,讓孩子更加了解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識字量大幅增加也是一大變化。顧梅說,以小學四年級上學期統編版語文教材為例,與原蘇教版舊教材的生字差異量達到527個,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新教材對閱讀和寫作更加重視,統編版設置了專門的閱讀策略單元、習作單元,對學生進行專題指導。」顧梅說,此外,新教材還增設了習作單元,每個單元的選文均圍繞一個寫作訓練點展開,讓孩子們感受、學習一項寫作技巧。

【學習建議】

不少地區教師反映,統編版比蘇教版難度大一些,新教材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暑假期間,小學生應當多讀、多寫,可嘗試記日記或者寫一些主題文章。家長可以給孩子下載電子版教材,讓孩子把上一個學年段的教材課文都讀一讀、看一看,生字寫一寫,出現的小古文、詩詞可以背誦一下,進行積累,對新教材有個大概了解。

初中強調高質量閱讀

根據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學期起,我市初中所有年級的語文教材也需使用統編版,這對泰州學校有何影響?

「九年級(初三)的統編版語文教材泰州地區目前還沒使用過。」市二附中一位初中語文老師說,2017年秋,統編版語文教材開始進入我市初中課堂。目前,初一、初二用的都是統編版,剛畢業的初三則用的是蘇教版。9月開學後,初三年級也和初一、初二學生一起用上統編版教材了。

「統編版語文教材特別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培養。」該老師說,從語文學習的方向來看,閱讀是第一位的,並且要強調高質量閱讀,讀整本書,涉及面也要廣。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注重積累,注重思維深度,邊讀邊想,邊思邊寫,強調閱讀方法。新教材初中階段,學生要閱讀36部作品,其中12部需重點閱讀。「這些作品類型很廣,不僅有文學類的,還有環保類的,例如《寂靜的春天》,甚至有科幻類的,例如《海底兩萬里》《基地》等。」

相關專家分析,把名著的語段引進中考試題,是近年中、高考語文的特色,這也就意味著課標和統編教材強調的「多讀書、讀整本書」已滲透到考試中,考查學生讀書的過程實不實在,讀得怎麼樣。

此外,從初二年級開始,新教材還增加了「活動探究單元」,設計語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並能夠「學以致用」。如某個活動單元主題便是「新聞采寫」,引導學生認識新聞,了解並掌握新聞採訪和新聞寫作等技能。

【學習建議】

統編教材每一冊都有6本推薦閱讀和自主閱讀書目,比如七年級(初一)上冊推薦學生閱讀兩本非常重要的名著《西遊記》和《朝花夕拾》。

初中生應當充分利用假期,把這些推薦閱讀熟讀、精讀,等新學期老師講課時,才能有更深的理解。而且學生在選擇名著時,最好讀原汁原味的文章,不要讀刪減版、青少年版。

編輯:唐婉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dkbOGwB8g2yegNDa7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