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缺席,對孩子的成長,會有不可逆的嚴重影響。然而,很多家庭中爸爸都在忙碌工作,辛苦的賺錢養家,很少會重視對孩子的陪伴教育。甚至有的爸爸將這件事,看作是孩子媽媽的「任務」,他們認為,這屬於孩子媽媽的家務活之一,本就不關自己的事情。可惜,這種錯誤的理念,最讓孩子吃虧。
小張的爸爸,認為自己很倒霉,家裡家外地忙碌,孩子還最愛黏著他,這使他格外的苦惱。為此,小張的爸爸去找過心理醫生,希望能讓他幫忙想辦法,使孩子別總這麼纏人。沒想到,心理醫生反而勸導爸爸,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陪伴成長中去,並從中尋找到樂趣,獲得滿足感,感受到自我價值,把這個過程變成是享受。
陪著小張寫作業時,爸爸擺正了心態,耐心的指導兒子。兒子很快就學會了知識,還對爸爸露出了笑臉,給爸爸一個香吻獎勵。爸爸突然覺得,兒子很愛自己,這種感受遠比他一個人獨自看電視,似乎更有樂趣。兒子很懶惰,最不愛做運動,這點真的是隨爸爸。為了讓兒子改變,爸爸身先士卒,他每天定好了鬧鐘,到時間就爬起來出去鍛鍊。
兒子耳濡目染,看著爸爸從很醜的大胖子,變成了健壯的男人,非常的羨慕,他也自覺加入鍛鍊之中。在改變心態後,爸爸慢慢愛上了陪伴孩子,即使偶有心焦氣躁的時候,他也不讓孩子的媽媽插手,他說要陪著孩子慢慢成長,一點點長大。
小張是幸運的,他有個好爸爸。長大後的小張,十分的開朗健談,工作能力突出,人緣很棒。最重要的是,在爸爸的教育下,小張懂得控制情緒,每天健身,每日讀書學習,還知道體恤爸媽,孝順父母。小張的出色,離不開爸爸的引導和陪伴,他收穫了美滿的婚姻,還得到了一份待遇豐厚的工作,堪稱人生贏家。
爸爸陪孩子做這件事,他將來更出色,想要娃有出息,寶媽就別插手
1 在圖書館陪孩子讀書
爸爸有空時,可以帶孩子多去圖書館,這裡不止有一類書籍,而是有著多種書籍,涉獵的知識範圍非常廣。孩子從小多見識、多學習,可以發掘興趣愛好,能從書中打開眼界,有益處得很。
為什麼要讓爸爸陪伴,而不是媽媽呢?爸爸陪伴去圖書館,有個最大的好處在於,能讓孩子感受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知道到圖書館閱讀學習,不在乎性別和年齡,活到老就要學到老。
2 陪寫作業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這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如果讓爸爸來陪伴孩子寫作業,孩子就會更加的耐心,注意力更專注一些。
因為,多數孩子都對爸爸更恐懼一點,不會害怕媽媽,只會害怕爸爸。孩子意識到爸爸會生氣,會因為他作業不認真,對他施以懲罰,從而養成孩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3 陪鍛鍊身體
爸爸要在孩子小時候,養成他熱愛運動的好習慣。愛運動能增強孩子的體魄,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使孩子強身健體,擁有在未來為了生活、工作、事業去拼搏的資本。
爸爸不要疏忽,認為孩子小,以後再鍛鍊也不遲。只要是合理的運動健身,就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一點點的抓起,使孩子循序漸進的養成,努力健身的習慣。
4 陪孩子愛媽媽
在孩子的面前,爸爸要表現出對老婆的尊重,展露出對孩子媽媽的愛。主動幫助孩子媽媽做家務,主動幫孩子的媽媽擦去汗水,給其足夠多的關心,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孩子意識到媽媽在爸爸心裡的地位,確實是很重要的。只有如此,孩子才會更加尊重媽媽,在長大以後更好地孝順父母。
5 陪孩子去旅行
孩子年紀小,眼界窄,爸爸要帶上孩子一起,沒事的時候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風景,感受下不同的風土人情,長長見識。孩子去的地方多了,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孩子會在成長中,少走許多彎路,有個更好的發展軌跡。
6 陪孩子勞動
在家裡,爸爸要陪著孩子一起勞動,給孩子做好表率作用,讓孩子知道勞動很光榮。在家外,爸爸可以偶爾帶孩子去單位轉轉,讓孩子清楚,爸爸的工作有多辛苦,這就是他以後要經歷的事情,使孩子從小對工作、對學習,有個更全新的認識。
爸爸陪伴孩子做好這六件事,孩子會越來越出色,長大後必是最優秀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a2nHHAB3uTiws8Kq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