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高貴的狀態,就是學會做自己。
我們都是凡人,越長大,就越難把戴久了的面具摘下來。
其實,我們沒必要為了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讓自己受委屈,我們該為自己活,不想做的事就不要逼著自己答應;不喜歡的人就不要非得去結交。
林清玄很喜歡買花。
有一次,他聽賣花人說起:幾乎所有白色的花幾乎都很香,但顏色艷麗的花往往不怎麼香。
後來,他寫道:「人也是一樣,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
保持一顆樸素的心,心靈沒有負累,身體才不會感到疲憊。
《我的時代和我》曾採訪了舞蹈家楊麗萍。
楊麗萍從沒受過任何舞蹈訓練,憑藉著天賦與熱愛,通過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一舉成名。
藝術家對藝術的奉獻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曾經一次在美國演出時,儘管已經骨裂,但還是墊著腳跳完三場演出。
早些年也有很多媒體問她:「楊老師,你什麼時候生孩子。」
她說:「我不會生一個世俗上的孩子,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
人這一輩子,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事事周全,那就努力先成就更好的自己,對自己耐心一點,只管好好努力,其他的就交給時間。
你很珍貴,所以要活得高貴,堅持自我,取悅自己,才能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一個人最精緻的生活方式,就是把日子過成詩。
人,要活得高貴優雅,就必須在完善自己生命的品質上下功夫。
楊絳生前最怕名利相擾,北京三里河的家,素粉牆、水泥地、老家具,一住就是三十年。
他們屋內無昂貴的擺設,有的只是舊的柜子和桌子,還有那淡淡的書香。
在許多朋友眼裡,楊絳生活樸素、為人低調,但她卻活得豐盈自在。
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活在當下,做好當前的事,才能正向提升。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她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她自己的翅膀。
劉若英的「不從眾」是出了名的。
她剛來內地拍戲時,導演要求用誇張的方式表演,她卻說:「我受過的專業訓練告訴我,表演應該把情緒透過眼睛表現出來。」
結果她遭到導演的破口大罵,雖然滿腹委屈,劉若英最後還是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年紀輕輕就成了「亞太影后」。
生活是一面鏡子,不將就,先悅己,後悅人,唯有悅己,才能悅人。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就是懂得妥善安放自己。
三毛說: 「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急, 一步一步來, 一日一日過, 請相信生命的韌性是驚人的, 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 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愛護。」
最近見的一個朋友,很受觸動。
上次見面,她整個人焦躁、迷茫,邋裡邋遢。
當時她覺得工作太單調,不再有成長空間,於是裸辭了。
誰想到,在之後找工作的過程中卻屢屢受挫,一度陷入「更好的得不到,得到又看不上」的焦慮中。
消沉了一段時間,她突然意識到,只有成長,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底氣,能力長在自己身上,任何人都拿不走。
從那以後,朋友一改往日的生活方式,把以前刷手機、看劇的時間用來運動、出門旅行,積極調整心態去學習新技能提升自己。
這次見面,朋友變得開闊、平和,舉手投足,給人很舒服、乾淨的感覺。
無論你現在是怎樣的境遇,想要獲得想要的生活,成長、學習是你最好的路。
餘生,願你活得洒脫一些,少一些糾結,多一些坦蕩,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少一些煩憂,多一些滿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PyFoG4BMH2_cNUgin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