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羊肉,千萬不能放這料,否則一鍋就廢了,怪不得肉難吃湯味不正

2019-12-04     琦哥說美食

燉羊肉時,千萬不能放它,放它這鍋就廢了,怪不得肉難吃湯味不正

冬補,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吃燉羊肉,連湯帶肉太好吃太過癮了。一鍋下肚,大汗淋漓,舒服透了。而且現在羊肉的價格十分穩定,每周吃一次燉羊肉是不錯的選擇。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過,「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就是說,羊肉能抵禦風寒,又可以滋補身體,最適合於冬季食用。

前幾天我買了一塊羊肉,滿心歡喜的回家做了一次清燉羊肉,可做出來的與羊湯館燉的相差太多。羊肉不好吃,沒有香味,羊湯有些發黑,太失敗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馬上請教了當廚師長的老舅,聽他說完,發現我錯誤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有一味調料千萬不能放,放完這鍋燉羊肉就廢了,怪不得肉難吃湯味道也不正呢。

我燉羊肉跟很多人一樣做法,羊肉焯燙完了,洗凈浮沫。下鍋中加水,放料酒去腥,再加入精鹽、生抽、花椒、大料、桂皮、香葉、蔥姜,大火燒開,小火燉了1個半小時,結果卻很失敗,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呢?聽完廚師長的解釋,我明白了,水放的不對,調料放的太多,掩蓋了羊肉本身的鮮味,尤其是不能放大料。

有句廚房諺語,「豬不椒,羊不料」說的就是燉豬肉時不放花椒,燉羊肉時不放大料。這句話是多少代烹飪大師總結出的一句話,流傳至今,肯定是有道理的。

原來如此,那麼問題找到了,那麼清燉羊肉到底怎麼做才好呢?

首先要看羊肉的質量,要是在草原上現宰殺的羊,什麼調料也不用放,清水煮熟就可以。但在市內,都是普通羊肉,燉煮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才行。

羊肉買到家之後,洗乾乾淨淨,剁成羊肉塊。然後鍋中加水,水開下入羊肉塊。這時鍋中會隨著水的沸騰出現浮沫,用勺子撇去就可以。

很多人在這一步的時候,將羊肉取出用清水沖乾淨,這是不對的,羊肉遇冷收縮,羊肉的鮮味不易燉出。正確的做法是撇去浮沫,然後開始加調味料了,這樣味道還更好。

撇去浮沫之後轉小火,加入蔥段、薑片、少許料酒,事先用紗布將2個干紅辣椒、少許花椒、幾片香葉包起來系好,放入鍋中,鍋中再加入2-3根香菜。小火慢燉2個小時,最後放入精鹽調味,這樣清燉羊肉就做好了。

為什麼你做的清燉羊肉湯不白,因為不能加入大料、生抽。羊肉為什麼不好吃,因為提前加入了精鹽。

【清燉羊肉技術總結】:

1.豬不椒、羊不料。大料萬萬不可加入。

2.焯煮之後撇去浮沫,不要出鍋冷水沖洗。

3.放入配好的調料包,再加一把香菜。

4.一定要最後加入精鹽調味,肉質才鮮嫩。

本文由琦哥說美食原創,如果您看完本文之後對您有幫助或者喜歡,可以點擊紅色+號關注「琦哥說美食」,我會每天為您更新分享更多的美食生活、美食知識和技巧,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和我互動,琦哥感謝大家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OxDOW8BMH2_cNUgTY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