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大年初五,除了吃餃子,老傳統還要吃3種美食,寓意安康發財。大家過年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
大年初五,即正月初五,民間又稱為「破五」。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正月初五是財神的誕辰,人們為祈求新一年財運興旺,所以會在這一天,會進行比較正式的迎財神活動。同時,關係到自己和家人一年的財運,人們對在大年初五吃什麼特別有講究。
吃餃子
民諺有云:「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這裡的「捏上小人嘴」就是指吃餃子。但初五這天吃餃子可與大年初一吃餃子的意義不同,講究也更多。一定要自己叮叮噹噹剁餡子,越大聲越好,據說這樣可以剁掉家裡一年的晦氣。包餃子時,也要把餃子褶捏得嚴嚴實實,以避免受小人讒言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小小的餃子寄託了老百姓對家庭和美、安康幸福的美好願望。
【家常青椒餡水餃】
食材:大蝦、青椒、雞蛋、小蔥、生抽、料酒、胡椒粉、蚝油、雞精、香油、食鹽、餃子皮
1.青椒切開,去籽和筋絡,切成丁,再加入少許食鹽拌勻。
2.大蝦去殼和蝦線後剁碎,加入胡椒粉和料酒拌勻。
3.雞蛋打散後加入少許料酒,然後煎成雞蛋碎。小蔥切成末。
4.攥干青椒丁殺出的水分,加入蔥末、蝦末、雞蛋碎、生抽、蚝油、雞精和食鹽拌勻,再加入適量的香油。
5.在餃子皮上打入青椒餡,包成餃子,煮熟即可。
那麼,在大年初五這天,除了吃餃子,老傳統還要吃哪些美食呢?下面,就跟隨琦哥一起來看看吧!
吃攪團
在一些地區,還有著大年初五吃攪團的習俗。什麼是攪團?攪團是陝西的一種特色美食,是「用面攪成的漿糊」。大年初五吃攪團,寓意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粘住。一般在初五吃攪團的地方,當天都不能吃酒肉,也不能串門,避免讓別人沾了窮氣。由於食材用料不同,攪團還可以細分為蕎面攪團、土豆攪團和玉米攪團等,其中要屬蕎面製成的攪團口感最好。
【土豆攪團】
食材:土豆、韭菜、蔥末、蒜末、薑末、熟花生碎、熟白芝麻、生抽、白醋、辣椒粉、花椒粉、食鹽、食用油
1.土豆去皮,切成塊,放入蒸鍋中蒸熟,並用勺背壓碎。將壓碎的土豆放入一個結實的容器中,使勁攪打至粘稠勁道,然後裝入一個碗中。
2.韭菜清洗乾淨後切碎,和蔥末一起放入一個小碗中。
3.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燒熱至冒白煙,淋一半到裝韭菜和小蔥的小碗中,製成韭菜蔥油。
4.鍋中繼續放入姜蒜末,炒出香味後,轉小火加入生抽、白醋、辣椒粉和花椒粉翻炒一下,再加入少許食鹽和清水,煮至湯汁濃稠。
5.在土豆攪團上澆上做好的湯汁,淋入韭菜蔥油,再撒上熟白芝麻和熟花生碎,美味即成。
吃年糕(路頭糕)
我國很多地區過春節的時候都有吃年糕的習俗,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同音,人們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更上一步。在大年初五這天,民間有吃「路頭糕」的習俗,因為大年初五是民間接路頭神(五路神)的日子,所以人們當天會做年糕炒薺菜來吃,被稱為吃路頭糕,寓意步步高升。
【芥菜炒年糕】
食材:芥菜、年糕、生薑、香油、雞精、食鹽、食用油
1.將薺菜擇好,由於薺菜中的泥沙較多,一定要多清洗幾遍。
2.年糕先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後掰開,再放入開水鍋中焯1分鐘,撈出。
3.接著再將薺菜在開水鍋中焯燙半分鐘,撈出後放入冷水中。攥干薺菜中的水分,切成碎末。
4.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放入薑末爆出香味,倒入年糕翻炒,再加入薺菜、雞精和食鹽炒勻,最後淋入少許香油即可。
吃麵條(路頭面)
我國民間一直有著「初五吃頓面,一畝打一石」的說法,一些地區的人們要在大年初五吃一碗「路頭面」。路頭面其實就是麵條,因為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過生日時吃一碗麵條,意為祝財神健康長壽,所以在大年初五吃「路頭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財神更好地慶生,同時也希望通過吃麵條祈福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福壽綿長。
【生菜雞絲麵】
食材:生菜、雞胸肉、龍鬚麵、食鹽、雞精
做法:生菜洗凈,切成末。雞胸肉煮熟後,撕成雞絲,並切成小段,然後將所有材料混合後煮熟即可。
通過以上這些「破五」美食,不管是餃子,還是路頭糕、路頭面或是攪團,都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蘊含著深刻的飲食文化內涵,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親愛的朋友,你那裡在大年初五都要吃些什麼呢?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分享美食菜譜與烹調技巧,精挑細選價廉質優的食材,節省您的選購時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mNPpXcB9EJ7ZLmJ0I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