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以不抵抗,非暴力不合作獲得獨立的國家,加上國內製度,就決定了印度的戰鬥素養。而在二戰中,德國外籍兵團中也有一支印度志願者組成的軍隊,被稱為「老虎團」,然而,在盛名之下,確是不堪一擊的存在。
二戰精銳德軍
二戰中,在北非戰場,前期德軍的巨大勝利下,隨著英國來到北非作戰的印度士兵被德軍俘虜。對於這支俘虜軍隊,德軍沒有像對付其他國家軍隊那樣關進戰俘營,而是在1941年組建了隸屬於國防軍的番號為950步兵團(印度)。後來,隨著戰爭進行,這支印度部隊重新命名為武裝黨衛軍印度志願團。
旗幟
該團的旗幟為一隻向前撲躍的猛虎,因此有了一個十分霸氣的名字——老虎團。在成立初期,德國出於宣傳的需要,對這支部隊在人員,資金,場地等方面均給予了大力支持,加上初期的成員中有少量的印度激進分子,因此在最一開始其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
出於戰略上的考慮,為了更好的打擊英軍,開闢新的戰場。德軍最常見的就是將其派往亞洲進行過以此小規模的特種作戰,據相關資料顯示,德軍曾在西亞地區空降了一百餘名「老虎團」士兵,滲透進入南亞次大陸進行破壞活動。儘管後來德軍宣布行動很成功,但英國畢竟在該地區苦心經營了近百年的時間,實際成果應該相當有限。
雖然德軍一廂情願的在這支「老虎團」上傾注了不少的心血,但是獲得的回報卻少之又少。遠離國土,對家鄉的思念,以及歐洲花花世界的誘惑,這支部隊鬧出了相當多的醜聞。為了改變這種情況,1944年8月,德軍將其加入了德軍黨衛軍部隊,然而,該團的戰鬥意志與精神面貌依舊毫無改變,很快完整建制的逃脫了戰爭一線,被雙方軍人所不齒。
該團的戰鬥記錄少之又少,1944年該團曾經有一個連在義大利進行游擊戰,至於戰果嘛,只有神知道。戰爭結束前,這支部隊妄圖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瑞士逃脫盟軍審判。但是最終還是被盟軍截獲,鑒於戰爭期間沒有戰爭罪行,很快便被遣返回家。
就這樣,這支盛名之下的「老虎團」,淡出了歷史,留給人們的只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