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減肥,就需要製造熱量缺口,任何減肥方法(手術除外),都是通過製造熱量差來起到減肥效果的,無一例外:
常見的減肥方法
但到底怎麼能確保製造出熱量缺口呢?一個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準確的計算熱量。用這種方法,就算你在一開始沒有造出熱量差,也可以通過精確下調的方式,強行創造熱量缺口。
本文,就教會你如何算熱量。
1、什麼是熱量
在生理和營養範疇,熱量,指的是人體能吸收,也能消耗的能量。人通過吃食物吸收熱量,又通過人體功能運轉和日常活動消耗熱量。
熱量供給超過身體所需時,多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存儲起來,時間久了,你就胖了。
2、熱量單位
常用的熱量單位,包括「卡路里」(Calorie)和「千焦耳」(kilojoule,kJ,俗稱千焦)。
焦耳和卡路里之間的換算如下:
1千卡(kcal) = 1大卡 = 4.184千焦(kJ)
1千焦(kJ)=0.239大卡
方便起見,kJ值可以直接除以4,轉換為大卡值,這種估算方式有誤差,但程度很小,不構成實踐影響。
3、三大宏觀營養與熱量換算
我們飲食中可以提供熱量的營養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它們就是所謂的「三大宏觀營養」。
三種宏觀營養的熱量分別為:碳水化合物4大卡/g;蛋白質4大卡/g;脂肪9大卡/g;。
1. 看營養標籤
通過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食物的熱量和成分,由此判斷這個食物在diet中的使用方式。
比如下面這個標籤顯示,這個食物每100g的熱量是710千焦,而它的凈重正好是100g,那麼這一整袋的熱量就是710千焦,等於169大卡。
市售食品的營養標籤大多數是可靠的,沒有大誤差。不過也有些標籤很不靠譜,比如我見過把碳水和蛋白質標反的,也見過沒有把裡面油的熱量算進去的,這種情況,就得自行判斷,如果發現標籤數據誤差巨大,就要斟酌了。
營養標籤,一般只在包裝好的食物上才有,很多食物,包括絕大多數天然食物,都是沒有營養標籤的,這時就得用下面的方法查他們的熱量了。
2. 查網絡上的資料庫
網絡上有很多食物資料庫,可以查詢常見食物的熱量,比如國內的薄荷, 國外的MyfitnessPay和CalorieKing等等。
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飲食喜好把常見食材的熱量記錄下來,便於你計算每天攝入的熱量:
下圖數據來源: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
每個人每日消耗的熱量,與性別,體重,體成分,運動量,活動量等諸多因素有關, 即使同樣身高體重性別的人,也可能有比較大的差異(差異主要由非運動活動消耗NEAT的差別導致)。
一般來講:一個身高170,體重60kg的成年人,平均每天消耗的熱量在2000大卡左右,你可以根據你的體型和你的需求調整你每天的總熱量攝入,如果想降低體重的話,一定要攝入小於消耗,製造熱量差。
你想更準確的話可以參考這個公式:每日所需熱量(kcal)=標準體重(kg)*單位標準體重能量需要量(kcal/kg)
當然市面上可能還有其它的一些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各不相同,但這些結果都只是統計學意義上的結果而已,對每一個個體來說都無法完全準確,只能作為一個起始的參考。
舉個例子:我同事小王60kg,日常工作為請體力勞動,她正常的消耗每天應該就是:60kg*30卡/kg=1800大卡,她想減肥的話,每天的攝入要比這個量小才能起到減肥的效果。假如小王按照一般進度進行,每天減低20%熱量的攝入,最終的攝入總熱量:1800-1800*20%=1440大卡。
算熱量的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你學會了嗎?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提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