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古田(吳地)紅軍特色小鎮一角。
記者 郭亦斌 攝
記者 施薇
一年砥礪攻堅,老區日新月異。
今天,一幅大美靚麗的城市畫卷在閩西大地壯闊鋪開——一片片荒地除去,一處處舊顏改變,代之以一個個項目的落地,一座座新城的崛起……從一張戰略藍圖到一片生機勃勃的發展熱土,閩西老區實現著不同凡響的嬗變。一座宜居宜業的美麗城市龍岩正在崛起。
產業因城而強、城市以產而興。立足龍岩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今年初,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確定了「一市兩區三組團」城市發展格局和「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為新龍岩建設指明了方向。流淌著紅色血液的閩西兒女,肩扛初心使命,以奮發有為的姿態投身新時代新龍岩建設,傾力推動我市走出一條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路。
一市兩區三組團: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
時值深冬,位於永定區坎市鎮的文秀產業園卻熱潮湧動,壓路機、挖掘機等正在緊張作業,建設者穿梭忙碌,一個個項目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建設,展示出我市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活力和落實趕超的應有擔當。
過去,永定是我省的第二大礦區,全區年產煤最高峰可達413萬噸。隨著礦產資源枯竭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傳統資源型產業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經濟總量小,主導產業依賴傳統資源,新產業園區承載能力弱,讓永定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在苦尋轉型之路中,「一市兩區三組團」「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的建設,給永定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作為永定高坎組團的建設支點,文秀產業園是市委、市政府拉開城市框架、拓展發展空間、提供發展載體的戰略部署,對永定以產業崛起加快融入龍岩中心城市,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把握大勢,搶抓機遇!」永定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集中優勢資源,抽調精兵強將,全面推進高坎組團文秀產業園建設,創造了一個個「文秀速度」。
——僅用4個多月時間,就基本完成產業園一期4845畝土地房屋的征遷工作;
——短短5個多月時間,文秀產業園建設由啟動階段進入項目施工建設階段;
——投資36億元的中聯雲港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樓雲谷」項目實現簽約落地;
——北京位元組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福建龍岩指悅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6月份在園區註冊落地,9月份開始運營,已實現營收4.25億元,繳納稅費約1300萬元。
……
隨著文秀產業園的快馬加鞭建設,一座「產業化、生態化、生活化」的新興創業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文秀產業園並非一枝獨秀。高坎組團北面的龍雁組團和西面的古蛟組團,也在你追我趕,如火如荼建設。
龍雁組團位於新羅區東北翼,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紡織業,將引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智能製造等新業態發展。現在,5055畝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全面鋪開,
數智科創園、龍凈智慧環保產業園、格蘭尼二期等12個項目落地。「力爭到2025年將龍雁組團打造成為超千億產業園區。」龍雁組團建設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位於上杭古田的古蛟組團有著資源、區位、交通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定位為:打造成國內著名的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目的地和國際紅色文化旅遊交流中心,市域旅遊服務次中心,龍岩市金銅產業和有色金屬、化工等循環產業基地。現在,古蛟組團古田梅花山文旅康養試驗區已全面啟動建設;古田至小池快速通道全面完工,古田山莊二期、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等12個項目開工建設……
城鄉融合是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的必然要求。按照「一市兩區」格局推動「新羅、永定同城一體化」發展,推進永定區加快融入中心城市發展,做大做強做優龍岩中心城區;加快建設龍雁組團、高坎組團、古蛟組團,構建大龍岩都市區,輻射帶動特色縣域城市發展,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經過一年努力,「一市兩區三組團」城市發展格局已形成,城市發展框架正在拉開、城市發展空間正在拓展。
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龍岩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紅色歷史悠久,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從古田會議到「新古田會議」,相隔85年召開的兩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在古田這個小鎮高高矗立了我黨我軍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距古田會議會址僅10分鐘車程的古田(吳地)紅軍特色小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落。我市在最大限度保護好村鎮風貌的基礎上,在小鎮建設開發中植入了紅色文化元素,再現了紅軍生活生產鬥爭的場景,提供體驗式服務,吸引了不少學生、遊客前來參觀體驗。據介紹,今年以來,古田(吳地)紅軍特色小鎮培訓班接待達330批次,參觀人數近2萬人次。
圍繞建設「旅遊大市」定位,突出紅色、生態、客家三大文化和「一縣一特色」,加快七縣(市、區)七景區建設,全力打造紅色文化之城、生態康養之城、國際性全域旅遊目的地。據介紹,「七景區」54個建設項目今年以來完成投資42.3億元,武平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1—10月,全市接待遊客4514萬人次,比增19.3%。
這是我市打造「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積極成果。
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重要基石。今年,我市大力建設五大產業基地,加快發展六大產業,重點打造七大旅遊景區,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綠色發展龍岩樣板,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目前,「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基本定型:
今年1—10月,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現代農業分別增長24.3%、7.7%、23.1%、10.4%%;前三季度文旅康養產業產值達766.25億元、增長36.4%;網際網路經濟規模達60.6億元。
今年1—11月,全市共簽約項目408個,總投資達1298.8億元。今年全市新增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8家、國家型高新技術企業3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省級智能製造示範企業3家……
龍岩產業進一步邁向聚集發展、集約發展,加速形成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夯實支撐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基石。
勇立潮頭,逐夢未來。今日的閩西大地,正在奮力奏響「一二三」「五六七」的樂曲,譜寫著產城融合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