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重磅發布!今秋起全面實施!

2020-07-17     閩西日報

原標題:福建省教育廳重磅發布!今秋起全面實施!

自2020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實現高中所有年級全覆蓋。為確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順利推進,7月16日,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

突出立德樹人和「五育」並舉

《實施方案》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承載著黨的教育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內涵,規定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在立德樹人中發揮關鍵作用。此次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突出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系統性、指導性,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對發揮好課程育人功能、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6月,《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教材〔2020〕3號)對外發布

《實施方案》強調,實施高中新課程,必須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切實增強「四個自信」。突出思想政治課關鍵地位,充分發揮各學科德育功能,強化鑄魂育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體育與健康三個學年每學期必須開設,並結合學生運動愛好和特長以及個性發展需要提供選擇性模塊。鼓勵開設藝術選修課程,發展學生藝術興趣和特長。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開展志願服務,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與通用技術選擇性必修及校本課程相關專題內容統籌。推進「五育」課程融合,充分發掘課程資源,豐富選修課程,科學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學生髮展中的獨特作用。健全完善選課走班模式下全員育人模式,構建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統籌,班主任、導師和科任教師等協同配合的有效管理指導機制。

突出基礎性和選擇性

《實施方案》規定,學校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要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制定課程實施三年規劃和年度計劃並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開好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全部納入校本課程管理。改進科學文化教育,統籌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提升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其中特彆強調要強化基礎學科教學,這主要基於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強調「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課程課時安排方面,國家規定課程須開齊開足,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勞動等課程,要保障實驗教學內容和課時,不得隨意增減各科目學時總量。如學校教學改革確有需要,經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可適當調整課堂教學時長,但應保證科目教學時間總量不變。在教材選用上,不得使用設區市選用版本以外的教科書。未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通過,嚴禁各地和學校擅自使用境外教材。

2019年福建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首次擊劍展示活動在福州一中高中部舉行

《實施方案》要求,科學安排每學年授課科目,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嚴格控制周課時總量。完善教學設施等資源配置,保障走班教學需要。對接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深入推進學生選課指導,合理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選擇性考試科目在完成必修課程後組織實施走班教學,一般安排在高二下學期開始選課走班,確保夯實共同學習基礎。學校要根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要求,制定符合學生實際並涵蓋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學生髮展指導方案,編制實施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說明與選課指南,組建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專門隊伍,並以導師制方式,幫助學生科學選擇選擇性考試科目,確定適合的發展方向和成長路徑。學校、教師不得代替學生選擇或限制選擇考試科目。

《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按照教育教學規律循序漸進開展教學,突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養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創新教學方式,強化實驗基礎操作、儀器規範使用、安全環保意識等教育教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室操作習慣和工作規範。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教學新模式,支持學生開展沉浸式、個性化學習。

《實施方案》明確,學生修習的學分由學校認定。學校要制定學分認定具體辦法,根據課程方案,合理分配各學年學分,科學安排必修課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及選修課程學分,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落實學生畢業學分要求。相較於高中課程實驗方案,此次課程方案必修課程學分從原來的116學分減少為88學分,相應增加了選修學分,進一步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同時也對高中校科學編排課程提出新要求、新挑戰。

突出評價的導向和引領

《實施方案》指出,將修訂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勞動素養和綜合實踐活動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國家課程規定的其他學科均實行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完善體育、藝術及實驗操作合格性考試組織方式和省級統一標準要求。統籌學業水平考試安排,促進教學進度科學合理有序,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減少高中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2019年3月,第34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福州三中舉行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省教育廳將根據教育發展新形勢要求,修訂完善我省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和信息管理系統。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素養、選修課程的修習以及思政課學習實踐情況列為綜合素質評價重要內容。學校要制定校本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細則,細化評價內容,指導學生客觀記錄在成長過程集中反映綜合素質主要內容的具體活動。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方面,遵循教育規律,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合綜合評價,著力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注重通過評價改進學習,善於運用大數據技術系統分析,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做好精準反饋,引導學生進行更高水平的個性化學習。以提高師德素養為核心,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改進教師評價標準。健全完善新老教師結對幫扶「傳幫帶」工作及評價機制。加快建立由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多方參與的學校評價體系。

突出典型示範和條件保障

《實施方案》要求,示範建設高中要健全完善課程規劃和體系,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一級達標高中要結合實際設計開發校本作業,做到校本作業與教輔材料相結合。示範建設高中需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布置個性化校本作業。要探索區域聯合、校際聯合等多種教研工作機制,加大區域間教研幫扶力度。示範建設高中應與幫扶學校採用教育共同體模式,制定聯合研訓方案,健全以跨校研訓為主要載體的幫扶機制,幫助一般學校提升教科研水平。圍繞課程改革主要任務,設立若干國家和省級示範區(示範校),探索不同地區和學校有效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模式。近日,我省三明市及三明一中、三明九中、大田一中已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級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區和示範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跟蹤指導和過程管理,及時總結和推廣示範區(示範校)建設成果和成功經驗,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示範建設高中和高中課改基地建設學校要深化新課程研究和實踐,適時組織對口幫扶學校開展改革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活動,推廣輻射改革成果。各市、縣(區)要定期組織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培育典型,強化引領,推動本地區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明九中美術老師在給學生點評作品

為了協同推進高中新課程平穩實施,保障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省、市、縣分級負責開展新課程新教材骨幹培訓,學校要研究制定分批分層遞進培訓方案,抓好學科教師全員培訓。據了解,2018年和2019年,省教育廳已完成新課程、新教材省級骨幹培訓,各市、縣培訓工作將於2020年秋季開學前完成。同時秋季開學前,省教育廳也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省級骨幹提升培訓,進一步提升校長和教師新課程實施、學生髮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能力。7月底前,省教育廳還將根據《實施方案》對新課程實施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安排,確保新課程順利啟動、平穩推進。

來源:福建教育微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讓更多人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NHY3MBiuFnsJQVA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