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豪門七年備孕無果,每天六點早起照顧公婆,一代偶像劇女王婚後如此心酸?

2021-03-31   伊姐看電影

原標題:嫁豪門七年備孕無果,每天六點早起照顧公婆,一代偶像劇女王婚後如此心酸?

了解 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 eemoviekf04(不閒聊)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每天上午9 :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澄澄

前兩天我刷微博,無意中看到林依晨的一組動圖,我驚呆了,這還是林依晨嗎?

看起來憔悴,深陷的眼窩、乾枯的兩頰、眼睛裡若有所思的憂愁,是漸漸被心理壓力吞沒的樣子。

又看到她和張孝全一起出演了劉若英新專輯《各自安好》的MV,即便是全套妝發,為宣傳而亮相的林依晨看起來憔悴不已,不像昔日那般元氣滿滿。

她有面對媒體澄清近況,但談及生育問題,很快上了熱搜,因為她坦言為了懷孕,把該試的方法都試了,任何大家想到的方法都試了。

林依晨在媒體前懊惱地嘆氣,能看出是很期盼生個小寶寶。

甚至說出了悲觀的話——為未來分開積累資本。

事實上,這不是林依晨第一次被問到關於備孕生子的問題了。

早在今年1月8日,林依晨出席某活動接受採訪時,還表示自己暫時不會復出拍戲,專心造人,雖然親友沒有給她壓力,但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不少人聽到後紛紛留言表示心疼,關於林依晨深陷婚姻危機的新聞也層不出窮。

我認真看了一下,林依晨丈夫跟她一直兩地分居,但沒有被拍到出軌實錘。

公婆鼓動離婚的新聞也是疑似。

但林依晨的憔悴和疲憊,是無比真切,難以掩蓋的。

說起這位童年偶像,幾乎所有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惡作劇之吻》里,由她扮演的活潑率真,對愛堅持的袁湘琴。

經過林依晨的演繹,袁湘琴不僅成為其代表角色,《惡作劇之吻》還成為80、90兩代人最經典的回憶。

在拍攝本劇時,當時還是學生的林依晨要白天上課,晚上來到劇組拍戲,全天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但她從不請假抱怨,拍戲時候認真拚命,這樣的性格塑造和她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5歲時林依晨父母離異,媽媽一個人養活她和弟弟,家裡經濟壓力很大,還有不少信用卡負債。

高二那年母親又累到中風,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林依晨便參加選美比賽,進入娛樂圈掙錢。

之後林依晨考上了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出演了第一部戲《十八歲的約定》,也因此一炮而紅。

大學這幾年,林依晨一直是兩點一線地生活,將拍戲的片酬用於幫家裡還債。

她曾創造了6年拍13部戲的記錄,但並沒有因此降低質量,拍戲認真敬業的態度有目共睹。

在參加一檔訪談節目時,林依晨曾公開過她的「八色劇本」,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自己演戲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情緒轉折心裡爆發,都詳盡寫明。

拍戲不用替身,拍《射鵰》時連續6天都沒怎麼合眼,拍《蘭陵王》時堅持不用替身,倒吊在城門口投入水中,導致眼周血管破裂。

身為演員,正是因為這樣的態度和精神,林依晨在2008年憑藉《惡作劇之吻2》的優秀表現,榮獲當年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 成為偶像劇史上折桂金鐘視後的第一人。

但也正是那時候,林依晨因為常年工作壓力大,導致患上腦垂體腫瘤,這個病也為她以後結婚遲遲不能生育埋下伏筆。

擔心自己有可能就這樣走了,林依晨在手術前寫好遺囑。

經歷了這場生死後,林依晨依舊保持自己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唯一不變的是對待演藝事業,依舊充滿敬畏感。

在事業巔峰期,林依晨選擇出國讀書,韜光養晦。

留學歸來後又拍下了另一部經典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再度拿下金鐘獎視後。(忍不住表白:至今超愛這部劇。)

作為一個常年身處娛樂圈的女星,林依晨一直是自律勤奮的。

好友黃湘怡爆料她每天晚上9點半入睡,早上4點起床,然後學英文、跑步。

對每個人她都表現出積極美好的一面,一起合作過《天外飛仙》《射鵰英雄傳》的胡歌,就曾公開表示對林依晨的欣賞。

鄭元暢也是與林依晨保持了多年好友的關係,會真的體貼關心她。

就連被媒體拍到也是和大家相處融洽,很有禮貌,保溫瓶都是雙手接過。

林依晨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也造就了她隱忍、壓抑的性格,這點也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她在這段婚姻中的態度。

2014年林依晨突然宣布結婚,嫁給了一名認識很久的帥氣富二代林於超。

婚後的林依晨在微博上很少秀老公的身影,微博搜索「老公」一詞,僅出現下面一條相關微博,也許是因為自己低調的性格,所以不想張揚。

但新婚一年多有一次參加《康熙來了》的節目,林依晨自曝婚後兩個人常年異地,還說當初嫁給老公就是因為他說「只要我不在台北的時候,你就可以隨時回娘家」。

驚得蔡康永直言並沒覺得這句話很感人,還覺得林依晨很好騙。

聽完這句話,可能很多網友都很詫異難道台灣的女性結了婚不可以隨便回娘家麼。

林依晨還坦言沒有在老公面前放過屁。

因為老公長期在國外,她在台灣肩負起了照顧公婆的責任。

婚後無論工作到多晚,她都會堅持每天6點半起床向公婆道早安,然後主動做早餐陪老人一起吃,7點半還會送公公出門上班,然後自己才休息。

公公也誇獎林依晨是很棒的媳婦。

不過網友顯然是不買帳,還拿林依晨起床做早飯玩起了梗。

媒體的確經常拍到林依晨帶公婆外出,非常注意長輩的需求。

林依晨隨公婆一起參加「宗族聚餐」時,來到婆婆身邊,攙扶著婆婆慢慢走上台階。

在聚餐過程中,也是很有眼力見,一直在注意大家的用餐情況,時不時站起來幫大家夾菜。

對外也說當公婆為親生父母那般對待,稱讚公婆對自己也好。

為了未來寶寶出生,林依晨早早自己斥巨資買了豪宅學區房。

2017年,媒體就曾傳出林依晨有傳宗接代的壓力。

這些年,為了家庭,事業發展不錯的林依晨一直是宣布停工備孕狀態,經紀人說 她推掉的片酬可以蓋幾座樓了。

很多媒體都在為林依晨鳴不平,作為娛樂圈獨立、優秀、清醒、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女性代表,覺得她沒能逃脫婚姻的束縛。

我想,這除了外部的環境,也是自身的選擇,跟她從小的經歷,習慣堅韌的性格,以及自我背負,息息相關。

每個人都有定義自己人生意義的權力,如果說生兒育女的體驗對林依晨非常重要,外人也好媒體也罷,沒有資格對他人的價值觀說三道四。

(被問到是否懷不上就放棄?林依晨很堅定地表示過:當媽媽對我來說這是蠻重要的旅程,我是比較謹慎對待。)

從文章開篇的幾張動圖,我能真實地感受到,林依晨對小生命的渴望,求而不得的苦楚,以及隨著年齡增大,感受受孕幾率越發渺茫的傷心。

我有些心疼她的緊繃,上大學時林依晨是優秀的學生,進入娛樂圈她是觀眾心目中的好演員,對內結了婚她也要成為家人眼中的賢妻。

對於一種投射而言,林依晨的確優秀討人喜歡,也值得欣賞,但長期持有這樣追求完美,掩蓋自我的想法,大概人會一直活在疲倦里。

不了解林依晨真實的婚姻情況,但非常希望,她能從某種執著里,首先,稍微給自己鬆綁。

最近看了一部百老匯搖滾戲劇《近乎正常》,講述的是貌似完美的中產家庭,妻子已經接受了長達16年的精神治療,從吃藥、到冥想、到電擊,丈夫疲憊不堪,女兒被「沒人看得見我」的絕望逼到窒息。

這一切的根源是,這對夫妻曾經失去過一個孩子,這是他們想像整個世界,以及自己,掩蓋的秘密, 因為他們努力地想「活得正常」。

什麼是正常?

我覺得我們的文化語境里,對「正常」的要求其實特別高,要父母雙全童年有愛,要適時結婚生子,現實中要有事業,獨處時要有理想,好像這樣才是「正常」的。

從小出生單親的林依晨,在終於享受到平凡的家庭生活後,遇到了自己的困境——她大概也從某個意義上覺得,作為女性無法生育是不「正常」的,這增加了自己的心理痛苦閾值。

但「正常」的標準何止「正常」,那是完美,完美這件事,誰又真的擁有過呢?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脆弱無力,安全地表達自己的痛苦,放鬆地去感受到愛的滋養。

這一切,都比「正常」要重要太多。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里說,如今的我,沒有特別幸福,也沒有特別不幸,一切都會過去。

特別希望林依晨可以得償所願,如果不能,也希望她可以慢慢接納,她已經很好了,釋懷才是新生的開始,而新生,往往帶來人生的可能和驚喜。

真心地祝福少年到今天,都一直那麼喜歡的林依晨。

微信訂閱號總是莫名其妙改版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錯過彼此

大家記得把「伊姐看電影」設置為星標 關注

只需要五秒鐘哦~~

先點擊任意一篇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伊姐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