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地方
能讓人放下繁華喧囂
尋覓踏古而來的遺風雅趣
那麼
一定是柳江古鎮
一首寫在煙雨里的詩
建於南宋十年的柳江古鎮,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四川十大古鎮之一。
在「柳江古鎮」之前,它還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明月鎮」。
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
難得的是,如今這條石板長街雖然商店民宿林立,卻仍舊散發著古香古色的味道,沒有過多的現代商業氣息。
納鞋底的婦女,打川牌的漢子,在家休息的學子,路上自由奔跑的狗,這就是小鎮的全部。
除了石板長街,古鎮隨處可見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錯的古樹。
柳江大橋附近就有一株近千年的榕樹,被稱為「神樹」,每到農曆初一和十五,當地人都要在樹下燒香祈福。
在柳江,流傳著"曾家的房子、楊家的頂子、張家的丫頭、何家的穀子"的說法,如今的曾家大院早已成了柳江古鎮最耀眼的一景。
據說,修建這座大宅院耗費了3650擔穀子,3650兩黃金,36500兩白銀,整整耗時3650天。
宅院沿柳江河邊的二樓「美人靠」,堪稱是柳江古鎮觀賞河景的最佳地點。
在柳江,一年四季都煙雲繚繞,雨意濛濛,山色間有煙雲之氣,水影中有縹緲之意。
清晨,是柳江霧氣最為迷人的時候,尤以雨後的早晨最為迷人。
「山似冷畫屏,水似一面鏡」。
山水之間的原野上,柳江古鎮如迤邐而行的水墨畫卷,輕描線,淡著色,沿河而來,煙雨成詩,韻味悠長。
古舊的街市擁江而建,婉約的民房靠水而居,古色古香的老街隨處可見,一彎靜靜的花溪河水穿鎮而過,清溪上橫著落落小橋。
一片青山,莽莽而立;一抹春水,向東而流。
又見小城煙雨色
如果說,水是江南古鎮的魂,那在柳江,水同樣是它的魂。
柳江古鎮,一個逢下雨就變成「煙雨柳江」的地方。
煙雨柳江,情意菲菲,白天或許感覺不到這一點。
入夜,出門,隱約聽見腳板下水聲潺潺,水鄉的漫漫情趣就出來了。
若是碰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那才是真正到了"煙雨柳江"畫意。
夜間的古鎮,泛著薄薄霧氣的河流,濕潤的青石板道路,少了遊人如織,古鎮更顯得寧靜。
柳江江邊客棧、酒吧、餐館的燈悄悄亮起來,依稀就是麗江古鎮的格調,不同的是這裡少了喧囂和浮躁,多了幾分靜謐。
和朋友坐在餐館吃飯,就像坐在自己家門前的河邊一樣,斟上幾杯小酒,就著河邊夜色絮絮叨叨,自有一番難得的愜意和閒適。
華燈初上,絢麗的燈影弧線倒映在河中,柳江呈現出魔幻般的色彩。
人們在燈火中流螢,到處夜色生香。
有人說,柳江古鎮是一塊風水寶地。
座落於道之源的瓦屋山下,與佛之始的峨眉山相鄰接壤,保留著蜀王蠶叢的遺風遺俗,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有人說,柳江古鎮是一幅山水畫卷。
山峰、煙雲、江河、雨霧、吊腳樓等,讓瞬間變成永恆,又讓永恆變成瞬間,似乎永遠也沒有定格。
其實,柳江古鎮更像是一個心靈驛站。
它擁有著一種魔力,能讓凡俗的浮躁變成本性的寧靜,讓人間的忙碌變成慢節奏的悠閒。
如果城市裡的紛擾喧囂
讓你感到厭倦
不妨來柳江古鎮小住幾日
享受那難得的靜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