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還早,升學政策卻先發布了,包郵區江、浙、滬三兄弟於3月11日同步發布民辦超額搖號政策,且今年就要實行。
什麼是民辦超額搖號政策
從今年開始,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幼升小、小升初都實施公民同招;民辦學校,報名人數一旦超過招生計劃數,實行電腦隨機錄取(俗稱「搖號」),搖號由政府主導進行,確保公正、公開、公平。
咱們先來把這個政策理一理,捋捋順,充分理解它是怎麼實行的。
首先,「公民同招」已經實施了2年,大家都很熟悉了。它讓公立學校從原來給民辦「保底」的尷尬境地解放出來。好的公辦和民辦不可兼得,這已經是家長的共識了。
其次,民辦超額100%搖號。通俗地講,民辦按照生源分了幾個大類,譬如:住宿一類,走讀一類,教職工子女一類,特殊人才子女一類,每一類單獨進行超額搖號。也就是說,走讀的名額超了,走讀的搖號,住宿的哪怕名額沒滿,走讀的也要搖號,各大類自己搖自己的,哪一類名額沒滿,就不用搖號全員錄取。
第三,每個孩子可以填一個正式志願,一個調劑志願。
調劑志願也是在民辦之間調劑。填寫了調劑志願後,如果你的調劑志願沒招滿,就把所有填這個學校此類調劑志願的湊到一起再搖一搖。所以調劑志願用處並不是很大,填報的時候,儘量避開那種肯定會超額的熱門學校,人家本來就超額,搖過一次號了,你填了調劑志願也是浪費。
第四,搖不中咋辦?
搖不中就跟現在公民同招政策一樣,回來等公辦統籌,但是序列靠後,如果你對口的公辦比較熱門,那就妥妥地進不去了。
搖一搖對公辦民辦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短期內可能看不出來,畢竟家長眼睛是盯著升學率的,而優質的生源至少還能保證民辦名校小學4年,初中2年的領先位置。
但是長期來看一定有影響。民辦學校好在哪?什麼對升學率影響最大?答案一定是生源!
我記得不止一位名師說過,有悟性的孩子根本不用老師費什麼勁兒,而有的孩子,你就是跟籃球賽一樣採取人盯人戰術,他也照樣扶不起來。
更不用說一個班都是成績好,愛學習的孩子,互相比拼,成績當然水漲船高。
之前好的生源都直奔民辦去了,人家有那個底氣能考得上。現在變成賭運氣,成績好的孩子可能沒那個運氣,運氣好的孩子成績又不一定好。
民辦跟公辦的對決從學霸Vs學渣,到歐皇Vs非酋,優勢將慢慢消磨殆盡。尤其是當許多成績差,父母不怎麼管,但是願意出錢的孩子都憑運氣進了民辦,民辦的老師要怎麼辦?還能講課講得那麼深,那麼快,超綱那麼多嗎?
升學率一旦不那麼好看,民辦它還那麼香嗎?
全民搖號,意味著我們跟西方教育模式正式分道揚鑣。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從小學上到高中的80後上海土著,這些年對教育趨勢的變化,我感受很深。我們上學的年代,好學校,區重點、市重點都是公辦的,只有那些讀不進書,爸媽不管讓老師去管,需要軍事化訓練的小孩才要去私立,因為私立是住校的。
這二十年來,風向變了。民辦學校地位越來越高,生源越來越好。許多老牌的公立名校也跟風辦起了民辦學校,魔幻的是,公辦開的民辦,生源往往比同名、同系公辦還好。好像收得錢越多,就越能保證把孩子教得越好一樣。
牛蛙就要送去民辦,成了魔都家長的共識。沒辦法,公辦只能挑房子,不能挑人,民辦卻可以隨便挑隨便選,他們不但面試孩子,還面試家長。
因為競爭激烈,民辦學校到都挑剔到爺爺輩的學歷跟父母的體型上了。一個小孩要上學,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要有大學文憑,父母中還不能有胖子。這不是人為製造家庭矛盾嗎?胖子怎麼了?胖子的孩子就不能進名校了?文盲怎麼了?沒有那個文盲果斷下海,說不定家裡還是負二代,沒錢讀民辦呢!
眼看著民辦和公辦出現逆差,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有人不禁驚呼:這不就是美國、西方的教育模式嗎?
沒錯,美國和英國的公立學校跟私立學校確實沒法比。好的私立學校施行的是精英教育,考上了相當於一只腳踏進了常青藤名校。而公立學校管理卻很混亂,很多高中生連高中都畢不了業,美國數量居高不下的未婚媽媽,大部分都是從公立高中出來的。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兩極分化,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階級壁壘更加堅不可摧。窮人的孩子只能去上公立學校,幾乎沒有翻身的可能。富人的孩子上私立學校,而身為夾心餅乾的中產階級,則竭盡所能地讓孩子擠進私立學校,但他們的教育資源相對富人還是有所欠缺。
公立和私立越來越涇渭分明,就像在水裡倒上油,你要麼沉下去,要麼浮起來,沒有融合的可能。
而現在公民同招、全民搖一搖的政策一出來,相當於把水攪渾了,是魚是蝦都擱在一起,公辦民辦,生源越趨於相似,階級壁壘就越沒那麼分明。讀公辦,一樣可以考到好高中。
搖號對中產階級影響最大
民辦搖號對誰影響最大?無疑是中產階級。家裡條件太差的,安心上公辦就好了,有什麼上什麼,菜小也沒得挑。家裡太有錢的,早早就把孩子送到了國際學校,退一步講,書讀不好,人家裡還有礦。
只有中產階級,錢是有的,但不夠隨便霍霍,又想給孩子多一些教育資源。
到底有限的錢是花在學區房,讀好一點的公立學校,還是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雞成牛蛙去搏一搏學費高,質量好的民辦呢?
搖號政策一出,說明雞娃搏民辦這條路走不通了。與其疲於奔命地帶娃去上各種補習班,還不如去玉佛寺燒燒頭香,轉發一下錦鯉靠譜。
中產家長不要焦慮,要把這看成是一件好事。無論你選擇了買學區房,還是燒香進民辦,壓在孩子身上的競爭壓力都會變小,以及推後。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讓多少孩子從小就在各種培訓機構疲於奔命?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其規律,每個孩子成長有快慢,但為了進好的民辦小學,那些四五歲的小娃娃就要坐在教室里學語數外以及邏輯了。大家擠破頭搶民辦,消耗的不僅是父母的錢包,更是孩子的生命啊!
而今,中產階級終於不用在民辦這棵樹上弔死,把孩子逼成仇人。父母也終於可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更長的時間等他開竅,等他找到真正的興趣愛好。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光憑讀書好未必能成人生贏家,至多保證不成輸家。中產階級父母們,讓孩子喘口氣吧,他會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無論這件事是畫畫、寫作、做菜,捏泥人甚至玩遊戲,做到極致,他的前途都是你現在不可想像的。要想孩子真正出人頭地,還得靠這些「歪門邪道」。
至於已經花了太多精力在雞娃上的家庭,也不會虧。小升初用不到,中考高考總要見分曉的,手裡有個牛蛙你還怕砸手裡了?
總而言之,面對這次招生政策的改變,欣然接受吧!
終於是時候給中產階級鬆綁了!
亦君說:如果你孩子還小,還在幼兒園,小學低年級,這個政策其實蠻占便宜的,進可以買學區房,退可以觀望一下這幾年民辦、公立升學率有沒有變化。
不管咋說,雞娃的資源可以省下來,看看孩子到底喜歡什麼,再all in投入進去培養他,這是比現在大家一起擠破頭,拼語數外更好的選擇。
至於你說搖號作弊怎麼辦?說得好像現在你就有辦法不讓人作弊一樣……
我是亦君,80後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認知心理學,多平台作者。謝謝你的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