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單位的退休工人,退休以後沒有退休金呢?最近有很多粉絲朋友向我私信詢問這個問題。那麼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任何一家企業單位,包括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那麼只要是按照勞動合同的形式來簽訂用工形式,那麼都應該依法為自己的員工正常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那麼既然正常繳納社保待遇,只要滿足自己的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並且具備法定退休年齡,那麼退休之後都是可以穩定地獲得一份退休金的待遇。
所以作為企業在職職工來講,那麼擁有一份退休金的待遇是自己法定的權利和責任,也是企業單位的義務,所以必須要給自己的員工來正常繳納社保待遇,如果說企業單位沒有執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也沒有正常的給員工繳納社保,那麼就應該依據勞動合同關係的存續時間來依法補交相應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舉個例子,如果說你在這家企業單位工作了20年,那麼在這20年以來一直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那麼肯定是不能夠辦理退休的,但是企業單位是有責任和義務來補繳這20年以來的社保,這是沒有問題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企業單位不能夠拒絕來繳費,那麼在補交的過程中所產生滯納金的費用也應該一併由企業單位來承擔,因為畢竟這是企業單位沒有履行勞動合同法的條件,自食其果,所以說滯納金的費用也應該一定承擔。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擁有一份養老金的待遇了,但是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用工形式都是屬於這種全日制的勞動合同的用工形式,你比如說一些勞務合同的用工,那麼就不需要繳納社保,什麼樣的叫做勞務合同呢,就是所謂的臨時信用工,那麼當你每天的工作時間沒有超過4個小時,每周的工作時間也沒有超過24個小時,比如說你這周可能在這個單位工作下一周可能就去另外一個單位工作了,這種情況下就無法來簽訂勞動合同了,也就沒有辦法來給你繳納社保了。
所以將來你自己,確實不能夠通過工作單位來辦理退休,但是像你這樣的一種勞動情況是屬於自由職業者,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加自己的個人社保,也就是說你可以在自己的戶籍所在地建立自己的靈活就業職工養老保險帳戶和職工醫療保險帳戶,那麼就可以正常的去交費,將來也可以享受到和企業在職職工相同的,這樣的一個養老金和退休醫保的待遇,所以說我們自己消費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那麼一個人想要獲得退休金,無論你是通過企業單位來繳納養老保險也好,還是通過自己以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養老保險也好,首先要保證一點的,是自己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滿足15年的累計繳費年限,那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mFwE3EBrZ4kL1Vi_f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