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電話卡、銀行卡售賣給別人?警方提醒:可能成為騙子幫凶

2020-04-13     網信津南

4月13日,在第117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田壽濤針對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高發、群眾損失多,社會危害巨大的情況,介紹了公安機關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關工作。


田壽濤介紹,電信網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犯罪分子通常冒充他人或假冒各種合法形式,利用部分群眾害怕、疏忽、善良或貪小便宜等心理,設置圈套,威逼利誘,使人上當,從而達到非法獲取錢財的目的。從發案情況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翻新,常以一些熱點問題編織新騙局,如近期就有大量謊稱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詐騙出現。在公安機關強力打擊下,此類案件形勢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以4類手段居多: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騙子以冒充「公檢法」人員為手段,利用群眾害怕的心理實施詐騙。受騙人群主要以接觸社會少、獲取外界信息不多的人員居多,此類電信網絡詐騙危害最大、單筆涉案金額最高,動輒幾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有的受害者為此傾家蕩產,社會危害極大;


網絡刷單類詐騙,以刷單、兼職為誘餌,利用群眾想兼職賺錢的心理實施詐騙。受騙人群主要以在校學生,特別是通過網絡兼職的學生為主;


虛假網絡貸款類詐騙,利用人們急於在短時間內獲取資金的心理實施詐騙。受騙人群主要以不通過正規途徑獲取貸款且急需資金的人員居多;


冒充「領導」類詐騙,利用公司企業財務制度執行不嚴格的漏洞實施詐騙。受騙人群主要以出納、會計等財務人員為主。

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維護廣大群眾財產安全,是公安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天津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持續組織開展強力打擊和有效防範行動。特別是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公安機關加大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打擊力度,連續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69起,抓獲嫌疑人218人,止付凍結帳號3029個、資金4091.34萬元,封停電話號碼475個、網址連結383個,勸阻疑似受騙群眾5.16萬人,為群眾避免經濟損失9.82億元,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同時,天津公安機關在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重點圍繞曝光典型案例和傳授防範知識,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項宣傳工作,掀起強大宣傳聲勢。


發布會上,田壽濤播放了一段防範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宣傳片。他表示,此類防範宣傳近期在社會各渠道集中發布了一批,對提高群眾防騙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田壽濤強調,由於大部分電信網絡詐騙分子藏匿在境外實施遠程非接觸詐騙犯罪,詐騙的資金在網上經多級帳戶轉帳拆分,極短時間內就被轉移出境,案件偵破和追贓挽損難度極大。因此,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關鍵在「防」,需要切實提高防騙意識和能力,打一場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人民戰爭。


在此,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市民,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特別是冒充「公檢法」類的電詐,大家要牢記6點:


一是公檢法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出示證件或相關法律文書,不會通過QQ、電話、傳真等形式辦案;


二是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中通報當事人涉案的罪名,騙子多會以非法入境、販毒、洗錢等罪名引你入扣,千萬不要上當;


三是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在辦案過程中不會相互轉接電話;


四是按照規定,公安機關異地辦案會通報屬地公安機關配合,外地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直接開展案件調查;


五是公安機關不會給您發送任何網頁連結要求您進行個人信息或資產認證,更不會通過網絡給您發送「逮捕令」「通緝令」等法律文書;


六是公安機關不存在安全帳戶或核查帳戶,更不會讓公民提現轉帳匯款。


廣大群眾一定要多了解詐騙的手段手法,提高自身識騙、防騙能力,始終緊繃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這根弦,遇事冷靜處理,同時,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隨意泄露電話、住址、單位、家庭情況等個人信息。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有疑問就要撥打110報警。另外,廣大群眾不要把電話卡、銀行卡售賣給別人,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成為騙子幫凶。


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勢頭,今天,公安機關在全市部署開展了從即日起至年底的「雷霆四號」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項戰役,市公安局主要負責同志挂帥,以「發案少,破案多,群眾損失小」為目標,依法嚴厲打擊此類突出犯罪,集中力量剷除一批黑灰產業鏈條,摧毀一批境內外犯罪窩點,查處一批違法犯罪嫌疑人員,堅決遏制此類案件高發態勢,緊緊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同時,公安機關將展開全覆蓋、立體式的宣傳攻勢,全面剖析電信網絡詐騙手段,集中開展進校園、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市場、進農村的「六進」宣傳,開展多媒體、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反詐宣傳活動,全力營造「鋪天蓋地、人盡皆知」的濃厚氛圍,使防詐意識深入人心,警民攜手,共同築牢反詐防線。



來源:津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jOSdnEBfwtFQPkdBB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