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浪漫旅行》杜江公開嘲諷霍思燕,卻是甜蜜的味道

2019-11-07     墨花

你我相逢,便是緣分。點擊上方「關注」,與我一起看遍人間冷暖。

文:戴三

圖: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1

眾多粉絲期待已久的《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正式上線,這一季四組明星夫婦分別是杜江霍思燕、李娜姜山、楊千嬅丁子高、凌瀟肅唐一菲。

從剛剛開始的第一集看,為了給各自的妻子塑造最浪漫的驚喜,四個丈夫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可以讓最親愛的她滿意。其中被譽為最接地氣的是凌瀟肅,給唐一菲準備了燒烤大餐,因為婚姻到了最後就是柴油米醋,就是讓另一半可以幸福地吃吃喝喝。

最浪漫的是杜江霍思燕夫妻,為了給霍思燕一個最記憶深刻的浪漫回憶,杜江帶著霍思燕回到自己母校上戲。

節目中,杜江踩著單車,載著霍思燕,一路騎行,遠遠看去,好像回到學生時代,那時候的愛戀還很青澀,也最純潔。

當然最讓觀眾感嘆的是,霍思燕還在問杜江的初戀女友。原來連霍思燕這樣的大明星也會介意自己不是老公的初戀,可以說是非常接地氣了。

這一幕,讓很多觀眾覺得十分甜蜜,明顯是撒狗糧,不過觀眾都吃這一套。

2

說起杜江與霍思燕這對夫妻,可以說是神仙夫妻了,自從結婚以來從未有過負面,每一次出席都是幸福滿滿,而且他們之間的幸福不是偽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甜蜜。尤其是《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這種綜藝節目,如果兩個人之間真的有個小矛盾也是掩蓋不住的,但觀眾看到的從來都是兩個人的膩歪,簡直羨慕到不行。

難怪有觀眾對著杜宇麒說:好慘呀,爸爸媽媽又拋下你去戀愛去了。

杜宇麒只能翻白眼,就像他曾經參加的《爸爸去哪裡》一樣,要詢問「爸爸究竟去哪兒了呢」?

都說婚姻就是一開始充滿驚喜,接下來的日子只能用「平淡」二字形容,但為什麼結婚多年,孩子都這麼大了,杜江霍思燕的婚姻生活還一直如同熱戀?

其實道理說簡單也簡單,不過就是四個字「用心經營」,不斷製造驚喜,不斷全力以赴愛對方,愛自己,並且不斷提升自己。

只有這樣,婚姻才能在濃情蜜意中有新的突破,有新的收穫,也就有了甜到骨子裡的浪漫驚喜。

3

當年,杜江初出茅廬,沒什麼名氣,而霍思燕已經成為國內一線女星。據霍思燕在某綜藝節目中透露,兩人是在一場朋友聚會中相識,霍思燕看中了杜江,於是使出很多「套路」。比如其中一次就是霍思燕提出一塊去看畫展,瞬間讓杜江對霍思燕的好感度加倍,讓他覺得霍思燕是一位有深度有內涵的女生。

自古套路得人心,只要用心更用情。

後來兩人結婚了,婚後霍思燕逐漸減少了工作,更多的是在幕後支持杜江。杜江也不負霍思燕的支持與犧牲,這些年演了不少知名作品,名氣日盛。特別是今年的國慶檔,杜江在《中國機長》與《我和我的祖國》中飾演重要角色,一時之間,杜江成為電影圈最紅火的名字。

其實在婚姻家庭中,兩個人要完全平衡是不太可能的,總有人要選擇多付出一些。霍思燕作為明星,還能做出如此犧牲,實在是讓人佩服,所以她承受得起杜江對她的好。

每一對夫妻,我們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一面,但只有兩個深處婚姻其中的人,才真正明白究竟誰付出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只要值得,便願意。

4

當然,杜江和霍思燕的婚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通過這一期《妻子的浪漫旅行》,讓人看到他們在婚姻中的日常,也是如同尋常夫妻一樣,有互相調侃和打趣。

這一期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霍思燕說起,自己很想向另一個嘉賓楊千嬅學唱歌,因為她對於唱歌實在是一點都不擅長。

這時候,杜江就開始打趣霍思燕,給了她兩個忠告:一個是不要在公開場合說英語,一個是不要在公開場合唱歌。

霍思燕聽了之後又氣又笑,又打又罵的,真的是萬種風情,甜蜜都透過手機螢幕溢了出來。

都說知妻莫如夫,原來女神霍思燕也有缺點,英語不好,唱歌也跑調,在這一點上,杜江也很知道,但他並沒有勉強,而是用這種打趣的方式去調侃霍思燕,雖然看似嘲諷,但其實也是一種寵溺。

最好的愛,不就是如此,我知道你有缺點,但我依舊愛你的全部。

總有人說,戀愛中,無論男女都要去表現自己最光鮮的一面,就像孔雀開屏。但實際上,到了婚姻中,每個人都無法再繼續掩飾缺點,所有的一切暴露無遺。這個過程需要接受彼此的不好,並努力去一起改變,婚姻才會高質,也才會長久。

5

杜江和霍思燕的相處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熱戀的婚姻模板。只有夫妻關係好了,一直甜蜜著,才有好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在幸福中慢慢長大。

然而現實里,很多年輕夫妻,在有了孩子後,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自己,也忽略對方,曾經熱戀的感情就這麼淡了,激情滅了,人就也就散了。真是很讓人遺憾。

解析出杜江霍思燕夫妻婚姻一直熱烈如初戀的秘密後,更重要的是,我們普通夫妻也可以去學習他們保持婚姻熱情的技巧。

如此,才能讓我們更加幸福快樂。

今日話題:你認為婚姻幸福的秘訣是什麼?請留言說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Wu6Rm4BMH2_cNUgKQ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