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只有你的手磨出繭才能減少疼痛,於是女孩繼續堅持著

2019-11-30     眾享文化

既然熱愛,我們就應該保持一種嚮往的激情持之以恆。、她叫堇桐,是一名23歲的女孩,真的是很愛古琴,愛這樣的文化和它帶來的神秘的韻律。。。。

在大學期間,這個女孩有了想要在學一門新技能的想法,而她選擇了中國最具傳統文化的中國古琴有人說女孩不適合學古琴,既浪費精力,有需要忍受手指的疼痛,西洋樂器更適合她。但她毅然決然選擇了中國的古琴,很好啊,確實,古琴不僅可以靜心養性,還能培養出古韻的氣質。女生最難得的不是相貌,而是氣質。

雖然近兩年來學古琴的學員越來越多,但學古琴男女比例的情況依然是陰盛陽衰,古琴學習從數量上來看呈現性別一邊倒現象。有人說,歸根結底,樂器學習中還是男性占優勢,女孩子到了後期無論如何比不上男學員,對於堇桐來說,這毫無意義。

堇桐的心理成熟,她很快和古琴老師有了好的互通過程,就好像小骨和白子畫一般的學藝啟程。老師很欣賞堇桐,她無論是音準,還是節奏都能有很快的掌握。桐情感細膩,相對的,指下處理每一首曲子的情緒的時候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例《湘妃怨》、《憶故人》、《長門怨》、《大胡笳》等無一不需要細膩的感情色彩。

雖說古琴是君子之器。但是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古箏才是女孩子才彈的樂器。所以,偶爾有女學員對古琴較為感興趣的時候,受到的外界壓力總是相對較大的。況且,古琴又是小眾之器,經常又會出現曲高和寡,即別人聽不懂的情況。老師說,在這種情況下,女孩子因為外貌優勢,加上儀態優雅,更容易受到重視。

堇桐也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像古代的古琴名家:蔡琰、薛濤、胡與可、柳如是、小鸞、黃詞傳、王淑等在古琴的世界成就一段傳奇,老師很欣賞她,雖然老師說只有你的手磨出繭才能減少疼痛,但老師心理還是覺得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不斷學習,堇桐培養了自信心,學古琴的時候,每天認真學,認真堅持,等到你完全學會一首曲子的時候,就會很有自信心。潛移默化地,個人也會因為音樂的薰染會變得更加有氣質、更加自信。

「琴棋書畫」是歷代文人雅士修心養性的必備工具,「琴」就是指古琴,並居於這四藝之首。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貴、悠遠沉靜,可以使彈琴者遠離浮躁和喧囂,回歸無上自然,心靈清凈無染。又有古語說「靜可生慧」,因而內在的修為、悟性和智慧都隨之增長。堇桐也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領會意境深遠的古典詩詞、耐人尋味的歷史典故,以及儒釋道之文化精髓。從美學角度,欣賞古琴曲,重在餘韻和弦外之音,即中國藝術的意境之美,如同水墨畫寥寥數筆就能勾勒出無限的情懷,言有盡而意無窮。

很快堇桐撫琴時氣定神閒,坐姿、手勢等舉止中正平和、優雅含蓄。因而很快達到內外兼修,頗具氣質,這是老師最高興的地方。堇桐也非常欣賞這個比較沉默的男人,她覺得老師特有一種猶豫的氣質,可能這也是古琴賦予他的。學琴的故事還在繼續,她知道,遇到這個古琴老師是天賜的緣分,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她們會在古琴的世界成為對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ENXz24BMH2_cNUgj5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