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新中國同齡 | 丁平:在平淡中見證「稅」月變遷

2019-10-06     義烏髮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播讀原文

「我這一生其實很平淡,先後在4個單位就職,在稅務局退休。但是我也很榮幸能和新中國共成長,見證祖國70年的歲月變遷。」說話的是年已70的稅務局退休幹部丁平。她的人生正如其名字所寓意的那樣:平凡、平淡。但是作為新中國的同齡人,丁平見證了義烏70年的歲月變遷。

「教育改變了我」

1949年7月出生的丁平家中排行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兩個弟弟。出身書香門第的丁平自幼受到家裡的文化薰陶,和姐姐、弟弟一起在當時的大成中學就讀時,同班就讀的三姐弟就穩居當時班級的前五名。「當時鎮上我們三姐弟學習是出了名的。」年逾古稀的丁平回憶往事時仍顯得驕傲。

「1965年我考上了中專,就讀金華商業學校。」丁平說。

丁平在校期間學習會計專業。半年專業知識學習和半年供銷社的實習經歷為她日後的財務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校期間的學習,改變了丁平日後的生活軌跡。

與稅結緣

1968年,丁平被分配到東陽供銷總社,歷任櫃員、收貨員、收銀員,上世紀80年代,丁平開始擔任供銷社的會計,開始正式的會計生涯。

1986年,丁平調回義烏,到原義烏縣鄉鎮企業局任會計。丁平的這次調動見證了當時義烏鄉鎮企業的崛起。「那時候鄉鎮企業很多,發展得很好。」

1988年,丁平調任至義烏市審計局,在行政事業科從事審計工作,主要負責機關單位的查帳的工作。「這個工作性質很像稅務局,稅務局是對企業查帳,我們是對機關單位查帳,偷稅漏稅這些我們接到舉報也要查的。」

1992年,丁平被調到當時的義烏市財政稅務局,在稽查大隊擔任會計,開啟了她最後一段職業生涯,也正式開啟了她的稅務生涯。

「稅」月變遷

「在我參加工作那個時候,稅務幹部是很辛苦的!他們經常要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去收稅,而大多數被分到鄉下的稅務幹部則常常需要走山路徒步去收稅!」丁平回憶道。

「我剛到稅務局稽查大隊的時候,都是把手工帳提回來查,這些帳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丁平回憶,憑藉多年的會計從業經驗,她剛到稅務部門時擔任了不少查帳工作,幫助企業補稅避免稅務風險。

「九十年代後期,電腦開始在義烏出現,那時候我們年紀大的同志都還堅持手工查帳,很多都比用電腦的快哩!」丁平說道。進入新世紀,電腦全面普及,2004年丁平退休的時候,稅務部門已經開始使用當時最先進的CTAIS稅收征管系統。而丁平也見證了稅務幹部從徒步收稅到電話催報催繳再到網絡自動徵收的「稅」月變遷。

「這些年辦事越來越方便了。當年365辦事大廳開放的時候,為很多不知去哪裡辦事的群眾提供了一個類似於『超市』一樣的選擇,」丁平感嘆道,「現在國稅地稅也已經合併,納稅人辦稅更加方便了,只需進一家門就能辦理所有的稅務事項。」

「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2004年退休以後,在平淡的生活里,丁平也親身經歷了時代的快速發展。

「現在到哪裡都是一部手機、一台電腦。不會用這些,我還真會被時代淘汰!」丁平感嘆道。如今網際網路時代下,丁平也積極學習使用移動支付、微信等最新的東西。

「國家對我們退休老幹部的待遇非常關心,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丁平說,現在農村的老人也能拿到幾千的養老金,感覺日子越過越紅火。丁平經歷的,正是我們國家逐步完善的社會養老和保障體系。

如今的丁平,會在每周六到社區報到,參加文明出行勸導,自覺踐行著「黨員五(吾)帶頭」。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丁平也獻上了自己的祝福,「祝願祖國越來越好,繁榮昌盛!」

作者| 王婷 楊旭東

編輯| 張丹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Dsenm0BMH2_cNUgm4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