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致良知四合院 ,作者致良知四合院
致良知四合院
以致良知為切入點,以中華文化為源泉,以四部曲為精髓,以心靈建設為宗旨,以企業家為主體,以家庭建設為平台的公益文化促進機構。
在女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的「男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另一半。
因為有父親,所以能來到這個世界;因為有另一半,所以擁有了人世間最美好的一段關係。對於生命中這兩位重要的人,你是否讀懂?
家書一
「我終於讀懂了父親」
袁慧秋
從小到大,以及成家將近10年,在我的心裡,從來沒有感受到過來自父親的愛。在童年的記憶里,想到的都是父親那惡狠狠的眼神,和父親幾乎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短暫的交集。我沒想到,那個時候其實就種下了對父親的恨的種子,這顆種子又在發芽、開花。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沒有學習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過錯。提起父親,心中毫無波瀾,只剩麻木,我自認為從未體驗過來自父親的寵愛!
父親不識字,小時候過年時,他都會讓我去給家族裡所有長輩拜年;逢年過節,他也會讓我去接姑姑們。大隊賣公糧,他會讓我幫他念發票上的大寫數字,他還會逼我用毛筆寫對聯,不會、不寫,他就會惡狠狠地瞪著我,並且「威脅」我要貼紅紙在門上,告訴別人我們家沒有識字的人!
如此種種,對於上小學的我來說,簡直就像噩夢一樣!童年的記憶,我只留下了這些,所以對於父親,我滿是怨恨。
我從未想過父親的好,直到那天來臨。
一天,我在讀《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中凈心功夫那段時,心裡突然咯噔一下,我好像突然讀懂了父親,讀懂了他內心深處對我不一樣的期待和愛!
我雖是女孩兒,但也是家中老大,父親希望我成人成才,並用他的認知領域中對的方式教育著我!而我卻不明白、心生怨念。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才第一次讀懂父親。那一瞬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真是痛徹心扉!
原來,父親一直都是愛我的,只是我心中早已種下怨恨的種子,那帶著偏見的眼光哪裡還能讀懂父親,更感受不到父親背後那份深沉的愛,我也在瞬間明白了父親想讓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沒有父親給予我這樣的童年,也許這一生我都沒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的殿堂,和先生及孩子一起「共讀一本書,幸福一家人!」
總感覺有一股力量推動著我向前,原來這股力量來源於父親,是父親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童年,也是父親助力我走進中華文化的殿堂!
感恩「明心凈心」的方法,讓我讀懂了遠在天邊的父親對我的期盼!
從那天起,我那顆「偏見的心」開始變得無比的柔軟,我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活成父親的驕傲、孩子們的榜樣!要成為家族中第一個「醒來」的人! 讓自己的生命燃燒起來,去喚醒更多的生命!
我就是撒在天地間的那顆小小的種子,如果更多的種子連結起來,這份力量足以溫暖整個世界!對此,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親愛的爸爸您放心吧,女兒一定會活出那份大我,必定成為您的驕傲!
家書二
「與君『同頻共振』」
鄧程容(左邊)與丈夫
上周二下班回家途中,我一直在約車準備去學習,回到家剛好碰見老公正在吃飯,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提出:「和我一起去學習好不好?如果去我們馬上就走,車子就在樓下等著。」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先生放下碗筷,二話沒說就和我一道出門了。「以前,他可是很反對我學習呀。」我心裡有點嘀咕。
三個多小時的學習,先生專心致志,沒說一句怨言也沒發一點脾氣。那天學習內容是《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點擊觀看直播回放)。老師深邃而有力的講解,讓作為學習者的我們收穫滿滿。
分組討論時,一向膽小、在我面前連一句話都說不利索的先生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文化不高,只上了小學,因此很自卑,甚至自暴自棄,懶散,對家庭對孩子沒有擔當,更沒有目標、毫無追求。工作之外,除了抱著手機就是抱著電視,所以時常招致老婆抱怨,拿我跟別人比較,說我不如別人。
看看孩子現在的問題:好吃懶做,不懂感恩,無節制地問父母要這要那,不思進取。今天參加學習我才知道,是我自己沒有做好,我沒有當好一個父親,是我害了孩子,從今往後我要好好學習,擔起一個丈夫、一個父親該擔的擔子」。
先生的分享,令我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因為雖然對他有諸多不滿,但我以為自己善於偽裝和潛藏,並沒有在他面前說過什麼過火的話,但他卻能清楚地感受到我的那些計較、不滿和怨念。
對孩子、對家庭,他有如此深刻的反省,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第一次走進中華文化的課堂,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我真的很佩服,也感到很知足。
姐妹們,如果你們想收穫同頻共振的夫妻關係,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就帶上先生一起共學共進吧!在中華文化的殿堂,夫妻關係、孩子教育,都能找到答案。
來源:致良知四合院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DG8xG4BMH2_cNUgb8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