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漫的2019總結:未來可期
2019年已經過去,人們再次笑談起那個老梗:總覺得10年前是1999年呢。
然而在2009年,很多事情在慢慢發芽——蘋果推出IPHONE 3GS,網生平台還以pc端為主,網生內容依舊在蒙昧的階段;那時土豆還是拍客們的聚集地,優酷也才成立三周年;今日的巨頭愛奇藝、騰訊視頻將在未來的兩三年里橫空出世並異軍突起。
那麼十年前的國漫呢?雖然有「限外令」的加持,國漫依舊還是步履蹣跚。2009年,《秦時明月》播出到第三季;童年神作《圍棋少年》推出聲量不足的第二部;電視上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豬豬俠》的主場。
網絡上,一部被網友稱為「國產動畫新光芒」的《我叫MT》橫空出世,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同人」的概念(嚴格來說,《我叫MT》是《魔獸世界》的同人)。
同年年底,一部20分鐘的極具風格化的動畫《李獻計歷險記》登陸網絡平台,驚艷眾人,至今依舊是某種意義上的神作。
那年,當時還叫「餃克力」的楊宇,剛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心懷夢想的他也許不曾想到,在十年後,他的電影處女作將是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
一路走來,一直跌跌撞撞的國漫,似乎在2019年,真的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一、動畫電影:出圈勝利
毫不誇張的說,2019年國產動畫電影勝利,是成人向動畫的勝利。讓大眾接受「動畫不只是小孩子看的」這一觀點,動畫人走了十年。這十年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噴發的十年,昔日看著動畫城和大風車的90後們承載著那些期待,成為了社會生產的主力軍。
就在接近2019年年末的時候,《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實際票房終於突破50億,成為了《戰狼2》之後第二部50億+的國產影片。而在2019國漫票房前五里,有三部是主打成人的。《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分別4.5億和3.1億的成績位列第3、4名。
《哪吒之魔童降世》
對於一騎絕塵的哪吒,其實用一般動畫電影的視角去判斷已經不大合適,它的成功,是動畫作為一種類型片,而不是兒童美術片在當下的一種出圈勝利。
《白蛇:緣起》
同樣,這個市場變化也適用於《白蛇》。由於初上映時的宣發失利,白蛇硬是通過自己本身的故事與畫面贏回了核心觀眾的心,並且借用長尾效應,在2019年留下了不俗的成績。
《羅小黑戰記》
相比之下,《羅小黑》幾乎是被核心觀眾「抬進」前五的。曾經有「爺關更」「年更番」之稱的《羅小黑》在年中突然宣布動畫大電影的上映,並且借著國漫的熱度和自己獨有的世界觀,用特有的萌點俘獲了大量關注。
自2011年羅小黑動畫誕生起,8年來,追更的觀眾從網絡小眾變成了大眾,而電影版在宣發之初也把基本盤定在了線上。8年,曾經追番的少年少女們也成為了如今的白領社畜,導演MTJJ也終於用電影版填上了動畫版的大坑,更是在2019年B站片單發布會上宣布了「周更」。
《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
但並不是所有的粉絲向的國漫電影都有這麼好的運氣,比如《全職高手》大電影。在IP價值回歸的下半場,講好故事的國漫才能突圍成功。
可以想見,在2020年的國漫電影市場,會有一大堆「神話傳說題材」的動畫再次借著哪吒的勢頭衝擊爆款,但筆者還是要奉勸一句——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爆款是多重偶然因素的疊加,它的必然因素一定是故事內容的優質。僅僅想要用題材紅利「恰爛飯」糊弄觀眾,必然遭到市場的反噬。
二、網絡番劇:穩中求進
相比於電影圈的題材紅利,番劇市場總體呈現出「穩中求進」的態勢。在迄今上線的2019年強勢國漫中,有著豐富多樣的類型化選擇,同時在劇作質量和製作上都在不斷提高。
1、番二代質量穩定
2019年,其實也是各類「番二代」續寫傳奇的一年。《斗羅大陸 精英賽》全網突破百億播放、《魔道祖師之羨雲篇》篇幅雖短,但依舊續寫了第一季的熱度;《斗破蒼穹 第3季》、《西行紀 第2季》、《狐妖小紅娘 竹業篇》也各自延續了系列一貫的質量。
《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
重點值得說的是更名後的《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利用第一季的人物,進行了一次對仗式的編排,再度衝上了平台播放的前三。而泡麵賣萌番《請吃紅小豆吧》第二季依舊來勢兇猛,成為年度國漫「猛男必看」,此外動畫團隊還利用紅小豆為線索,嘗試了一個《莫相忘》的番外系列,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鎮魂街》第二季終於在2020年還差兩天的時候獨家上線了。這次的「壓線」式營銷也帶來了不俗的播放,也再度釋放了老粉們的追番熱情。
2、原創番嘗試類型
2019的國產番劇市場,我們慢慢從大IP的迷信中抽離,可以看到更多的類型化原創番在突破受眾的想像。
《靈籠》
其中最硬核的當屬藝畫開天的《靈籠》。末世、反烏托邦、機甲……每一個元素都是對新類型的探索,其單集平均時長超過30分鐘,實在是良心之至。當然這樣的時長相應也讓藝畫開天被粉絲們親切稱為「鴿王」。藝畫開天在之後的兩年內也將著重開發《三體》的動畫版,實在惹人期待。
《漢化日記》是艾爾平方在2019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也是國漫第一部明顯「乙女向」的日常番劇。乙女番即少女向番劇,以單女主多男主的人物配置吸引女性群體的類型番劇。題目中的「漢化」二字,其實就是「漢子化」的意思,女主身邊的所有物品都因為魔法而變成英俊男子。這樣刺激的劇情加上女主宅女社畜的日常,戳中不少女性觀眾嗨點。
《萬國志》在上線之初經歷過剪輯混亂的詬病之後,改進版用紮實的信息量征服了曾經的質疑者們。動畫以《論天體的運行》為線索,以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為背景,展現了神秘組織「萬國」與中世紀教會的對抗。其中囊括了中外同時期的天才人物,劇情想像和歷史事件合理交叉,令人大呼過癮。
3、IP番持續輸出
《天官賜福》
雖然過去的幾年IP當道,基本挖掘光了潛在的優質IP。但依舊有很多的「漏網之魚」有待開發。如已經放出消息的仙俠大作《凡人修仙傳》、涉及黑警元素的《默讀者》、耽美圈大作《天官賜福》、科幻巨製《三體》等,都屬於頭部級別,具有強大粉絲基礎與市場擴展空間。
三、平台深耕:未來可期
2019年7月騰訊動漫發布了國漫新番片單,三大系列、四個細分品類47部被提上日程。緊接著2019年第四季度,嗶哩嗶哩動畫在上海召開新番發布會,40部新番也輪番上陣。兩大巨頭平台幾乎囊括了目前國漫大多數的產能,內容進入深耕階段。
同時今年愛奇藝發布了「晨星計劃2020」。在成功開發了《大主宰》、《四海鯨騎》等知名動漫IP之後,愛奇藝後發制人,利用自製劇的開發優勢,整合資源。
平颱風向的轉變是對市場利好的預判。2020起,二次元主力軍90後(20-30歲)成為社會消費的中堅,頭部00後進入高校,這部分從小接受動漫洗禮的受眾,將是今後5-10年動漫市場的主力人群,也是消費力更高的人群。可以預想,動漫將會和其他的內容產品一樣,抹去在它身上的偏見,構成大眾文化產品的有一部分。
同時,資本對動漫的青睞越加明顯,以B站上半年融資為例,其通過發債以及同時發行的ADS所得凈收益來進行融資,估算總價值在6.2億美元左右,也就是36億左右的人民幣。
燒錢的背後,相應的是財報數據的提升:2019Q3,B站總營收達1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大幅超出市場預期。月活達1.28億,同比增長38%;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首度破億,同比增長43%,達1.14億。雖然仍在虧損,但B站會在近幾年內,依託89%以上的UGC內容,快速打造「護城河」,可以說是潛力猶在。
從小眾到大眾,從圈地自萌到出圈跨界,2019似乎真的是個轉折。對於從業者來說,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內容和想法了;對觀眾而言,可以選擇的番劇和其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
國漫的圈子裡有這麼一句話「什麼時候不再叫著國漫崛起,那麼國漫就真的崛起了」。2019年,國漫一路走來,似乎真的慢慢「崛起」的聲音小了,理解的聲音多了。提起國漫再也不是怒其不爭,而是欣喜期待了。
相信國漫,未來可期。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