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那點「麻煩」留給政府自己,方便留給企業,這叫承諾制;2、天津說了算的行政收費,一律全免!3、先把它打造成成本的窪地,它才能成為投資的高地;4、生態宜居,就是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5、鳥先來了,人才在後面,鳥都來了,我相信人才都在後面。
今天摘編天津市長張國清7月22日在新聞辦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舉行發布會介紹天津營商環境經驗的講話。他說,好的營商環境,沒那麼複雜,就四句話。
具體是哪四句話?一起看全文:
好的營商環境,就四句話
——在新聞辦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舉行發布會上講話
好的營商環境,我們也沒有把它想得那麼複雜,就是幾句話:
第一方面,辦事方便。大家來辦事方便,找不到求人的感覺。
二,法治良好。主要是要對政府對市場主體雙向約束,法治不光是對市場主體的約束,也包括對政府的約束。
三,成本競爭力強。成本競爭力強也是包括兩個方面,該降的要降下去,該提的要提上來。合法經營的成本要降下去,違法違規的成本要大幅度提升,因為提升違法違規的成本對合法經營者來講就是降低了經營成本。
四,生態宜居。我們主要是圍繞這幾個方面來打造營商環境,在辦事方便這方面,我們推出了一制三化改革,就是承諾制、標準化、智能化、便利化。
過去政府來審批一個事項,會讓你提出很多要件,全部滿足以後再給你審批,審批以後自己沒責任了,因為要件都是齊全的,但是市場主體為了準備這些要件需要花很長時間,核心的要件只要在我就給你批了,但是要承諾你在多長時間內把剩下的要件補齊,把那點「麻煩」留給政府自己,方便留給企業,這叫承諾制。
我們推出承諾審批事項700多項,多證合一改革提效擴容,實現了24證合一,一般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從取得土地到開工的時間不超過80個工作日。我們實際運營是沒有超過80天,最近一個時期的運營,說的是工作日。
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天以內,企業設計登記的時間不超過一天半,超過一天半是要追責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目前96%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一網通辦,這是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深化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證照、減時限五減改革,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減少了80%,對於保留的權力清單全面實行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大力實施天津港口岸降費提效優化環境的專項行動,這個行動已經持續了一年,不達目的是不收兵的,實施一站式陽光價格,一次繳費,全港通行,全面優化港口作業和通關流程,全面取消二次集港,加速建設智慧港口。
在全市倡導痛快辦事的文化,對於該辦能辦的事情痛痛快快去辦,對該辦有政策障礙的個案問題,我們要規範程序、陽光操作、特事特辦,對該辦有政策障礙的共性問題,我們要把它作為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的機遇來對待,形成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成果來論業績的導向,這是在辦事方便方面做的幾件事情。
法治良好不再說了,首先要約束政府,雙向約束,市場主體和政府雙向約束,對侵犯智慧財產權、公民權利的行為嚴格懲處,天津陸續曝光了一些侵犯智慧財產權這一類的案件,也是把違法違規成本提上來,把違法違規的成本大幅度提上來以後,實際上是保護了合法經營者的權益,也降低了合法經營者的成本。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成本競爭力方面,用一句話講,天津要做到「三個一律」,
換句話說,我們說了算的都免了。
2017、2018、2019年我們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是1057億元,1057億元不包括營改增的減稅,不包括今年實施的增值稅減稅和下調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減稅降費1057億元,我特別想和媒體朋友分享的是,1057億元中有400多億元是全國統一的,有623億元是天津的自選動作,在那個基礎上。
比如在省級率先全面取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天津是沒有的,原來天津在全國是最高的,一平米收440元,商量減到300還是200,商量過程中歸零了。
為什麼要這麼做?
三年以前,天津是全國營商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我們都承認這一點,我承認我們曾經是中國營商環境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要勇氣的,過去是不說這個的。
非稅收入占比超過40%,非稅收入占比主要是從企業說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2017、2018、2019把天津的非稅收入占比從40%以上降到15%以內,天津從營商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降為營商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肯定要實現這個目標,把天津的營商成本,特別是制度性教育成本徹底的降下來。
先把它打造成成本的窪地,它才能成為投資的高地,我們現在已經嘗到甜頭了,媒體上特別是一些不太友好的媒體,境外的,天津財政收入下降,下降的幅度還很大,唱衰天津,我要不把自選動作623億還原回去,天津財政收入挺好,這623億元還在天津,只不過政府、企業、居民,國民財富分配關係發生了一點變化而已,所以去年天津市政府收入在比較大幅度下降的同時,天津的企業利潤增長在全國都是排在前幾位的,綜合來看這些事情。
現在我們嘗到甜頭了,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速是17.4%,全國最高的地區之一,從手頭上已經落地的項目看,這個勢頭能保持相當一個時期,這就是先打造成成本窪地,再讓它變成投資高地的一個案例。
把該降的降下來,該升的升上去,對觸碰政治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食藥品安全底線的堅決說不,我們依法查處了天津港堆場壟斷案和權健案,我們出手很快,把它徹底處理了,重拳打擊、清理、整頓市場亂象,不光是保健品,這些舉措實際也是降低了合法合規經營的成本。
第四方面,生態宜居,就是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過去拳頭產業、人跟產業走,現在新興產業都是產業跟著人走,人才往哪個地方去,技術、資本、項目就往哪個地方聚集。
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我剛才講了一些,這些事情就像降低營商成本已經得到回報一樣,才兩年時間,我們在生態建設方面所做的這些工作,875也好,736也好,153也好,也已經有回報了。
我總覺得鳥是有靈性的,有先知先覺。2015年天津所有的濕地水鳥品種加在一起160種,現在僅僅在四塊濕地之一的北大港濕地就能夠觀測到260種,特別難得的是,超過全球1/4的東方白鸛、占全球種群總量80%以上的濕地精靈遺鷗在天津駐留繁殖、翔集嬉戲。
我們更是首次觀測到火烈鳥、雪雁、白頭硬尾鴨等珍惜的鳥類,以前沒有的,不光是在天津沒有,在我們周邊京津冀地區也是沒有的一些珍惜鳥類都來了,兩年之內增加了100多種鳥類,很多都是稀有鳥,很多都是我們首次見到。
鳥先來了,人才在後面,鳥都來了,我相信人才都在後面,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實施了才一年多的時間,17萬年輕人現在已經到天津落戶了,將近11萬人已經穩定就業了,平均年齡31歲。鳥有先知先覺,人才也能感覺到,鳥跟環境走,人何嘗不也是跟著環境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也很多。生態宜居,著眼於這四個方面,打造我們的營商環境。
加上剛才講的四條高鐵連起來的趨勢,港口建設、國際機場的建設、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隨著這些建成,整個天津城市的魅力、城市的吸引力還會進一步極大提速,這本身也是營商環境,謝謝。
來源:天津日報官方微信、園區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