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湖北省直管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下轄7街道、10鎮。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 。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 境內和附近地區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
1,水杉公園
亦稱江漢水杉林、廣華水杉公園,位於湖北潛江市西城區(江漢油田)廣華街道辦事處,是江漢平原以及湖北省最大的人工水杉林,面積46.7公頃。其中水杉林面積22.9公頃,植樹1.5萬株,屬國家級人造水杉林。園內開設多種健身、娛樂項目,是綜合性休閒娛樂場所。
潛江素有「水鄉園林」美譽。以水杉為市樹,素有水杉之鄉的美譽。1978年,市林木良種場林木良種場的《水杉、池杉、落羽杉良種繁育技術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單位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在其培育的水杉種子園和興隆河杉林帶拍攝《水鄉園林》紀錄片在聯合國公映,引起世界強烈反響,《水杉無性系種子園營建技術研究》獲省人民政府星火科技二等獎,被國家授予國家水杉種子園基地和花卉苗木生產基地。林業科技成果在全國全省得到表彰,掀起了水杉造林,綠化家園,建設水杉園林之都的熱潮,在此江漢油田水杉種子園等一批大型的水杉苗圃基地建成。
2,曹禺紀念館
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曹禺故居紀念館是曹禺幼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居住的地方,為前後兩座共計600 余平方米的意式小洋樓。館內擁有大量歷史資料和近3000張館藏照片。其中展出的照片有500餘張,恢復性擺陳家具50餘件,物件40餘件。館前鑄有由著名雕塑家劉鑫創作的曹禺先生半身銅像,像高1.2米,生動表現了大師的風采和內心世界。
3,窯嶺村
位於潛江市高石碑鎮西北部的漢江邊,南水北調中線漢江興隆水利樞紐和引江濟漢兩大國家重點工程在此交匯,給村裡旅遊業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窯嶺村區位條件優越。南面是潛江市區、江漢石油管理局,西靠荊州、沙洋,東臨天門,北接荊門。周邊這一區域是省內人口最稠密、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距離窯嶺村車程均在兩小時以內。
潛江市政府規劃在窯嶺村建設興隆水利樞紐工程及引江濟漢工程景區的服務區,第一期建設面積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0.5平方公里。
4,金台禪寺
位於享有『湖北省十強城鎮』之譽的潛江市張金鎮,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樸,佛法興盛。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智慧的張金兒女在這塊土地上耕耘勞作,繁衍生息,他們把這塊土地作為軀體自我故鄉的同時,也把建築在這塊土地上的金台寺作為他們心靈自然本性的回歸之所在,並藉以憩養自己的身心和慧命。
5,潛江森林公園
座落於中國明星市──湖北省潛江市的南城區,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是1991年林業部批建的國家森林公園。
潛江森林公園總面積100公頃。經過40多年的繁殖和野生訓化,培育了種類崐繁多的地下植被,現有植物1500多種,珍稀物種275種,其中被譽為「活化石」的珍貴樹種水杉就有1000餘畝。園內林木繁茂、葉型美觀、啼鳥棲息、花色妍麗、水系縱橫,充滿了森林野趣。
潛江森林公園相關的景點還有水杉公園,位於西城區廣華辦事處,是江漢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園內開設多種健身、娛樂項目,是綜合性休閒娛樂場所。
潛江森林公園是一座以森林景觀為主,遊憩、娛樂功能為一體的平原森林公園。
6,返灣湖旅遊風景區
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返灣湖旅遊風景區位於潛江市中部,後湖管理區境內。是集旅遊、度假、休閒、垂釣、觀賞於一體的具有水鄉園林特色的旅遊風景區。
返灣湖旅遊風景區面積2萬餘畝。其中最具特色的景觀是1萬餘畝的天然湖泊(名返灣湖)。湖泊中央有湖中園,建有避暑水寨、芙蓉島、百鳥洲、接官廳、將軍廳、返灣廳、度假村等景點。湖中園四面環水,綠樹成蔭,水天一色,再加上美麗動人的蔣娘娘傳說,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還有素享盛譽的水鄉「六絕」佳肴,讓你回味無窮。
7,章華台
中國東周時期楚國離宮的遺址,位於湖北潛江龍灣鎮東,西距紀南城的遺址50千米。1984-1987
年調查試掘。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寬1000米,東西長2000米。東南部發現有十餘座宮殿基址。其中以放鷹台為最大,長約300米
,寬約100米。高約5米,由4個相連的夯土台基組成。其中1號台基為雙層台基,下層是夯土的,上層是磚坯的,基址上部分布著東西側門、貝殼路、磚坯牆等遺蹟,出土有瓦當、板瓦、銅門環等遺物。據《國語-楚語》等文獻記載,此地為楚靈王所建的章華台。2000年,楚章華台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8,興隆水利樞紐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配套工程之一的興隆水利樞紐工程,被稱之為「江漢平原第一壩」。這一工程屬平原河道型低水頭閘壩型水庫,樞紐軸線長2835米,比三峽工程還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配套工程有四項,包括:興隆樞紐,引江濟漢,漢江中下游部分閘站改造工程和漢江中下游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創造了我國多項水利施工紀錄。2009年12月份實現漢江截流,是湖北省在治理漢江史上的第四次截斷漢江。興隆樞紐工程所呈獻的「平原第一壩」壯美奇觀,以及引江濟漢人工河,連同所在地原生態的水杉林、古民居和濃郁的民俗風情,是江漢平原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9,田關河風景區
位於田關河排灌站,其過河索道、人工水杉林等構成獨特的河灘風景。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林是潛江的特色樹種,全市綠化覆蓋率 35 %,基本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河在城中,城在河畔」的水鄉園林特色。潛江市多次獲得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明星城市等光榮稱號。潛江的生態環境優勢在全國平原城市中獨樹一幟。
10,龍灣遺址展示園
為文化旅遊景點。
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項目。位於潛江龍灣,距宜昌—黃石高速公路「後湖入口處」僅8公里。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東周楚文化遺址群,其中放鷹台1號基址,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2000
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該園占地56.8公頃,將於「十一五」期間分五年建成。
龍灣遺址展示園將以楚文化史跡為主線,在做好考古發掘研究及相關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整治修復部分建築基址、古河道,展現楚國王室離宮別苑的歷史風貌,使之成為集科學、歷史、文化、旅遊於一體的楚文化保護與展示園區。在文物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帶,實行宅、水、田、林、路統一規劃,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把保護文物與農村小城鎮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把發展生態農業、高效農業與營造田園風光、開展特色旅遊結合起來。以期實現龍灣遺址的保護、利用與當地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創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