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的林芝毛紡廠,高原牌毛毯曾風靡全國,成為西藏走出去的「高原一支紅」,可以說沒有林芝毛紡廠就沒有今天的八一鎮。如今,林芝毛紡廠黯然謝幕,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林芝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南部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被稱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著稱於世。
2015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林芝地區和林芝縣,設立地級林芝市,林芝市設立巴宜區,以原林芝縣的行政區域為巴宜區的行政區域。
1964年,國家提出要加強「大三線」建設,西藏軍區後勤部從當時西藏實際資源和軍需情況出發,提出想辦一個毛紡廠。
周恩來總理指示由全國毛紡織技術和設備力量最強的上海全力支持。這個任務下達給上海輕紡局,輕紡局把任務下達給上海毛麻紡織公司。
1966年,上海毛麻紡織公司維綸粗疏毛紡織廠連同其人員和設備遠遷4000公里之外的西藏林芝八一鎮,組建西藏第一個現代化紡織廠——西藏林芝毛紡廠。
1966年11月,西藏林芝毛紡廠正式成立。
當時的毛紡廠建有5個車間,全部實行軍事化管理,分別以連隊冠名,鼎盛時有職工2000多人,占地面積1000多畝。
上世紀80年代,林芝毛紡廠最為輝煌,一床高原牌毛毯賣到50多元,是很多工薪家庭近兩個月的工資。
即使這樣,全國各地的訂單仍接連不斷,當時的林芝毛紡廠被譽為「高原一支紅」。
那時,進出西藏的人們,帶給親朋好友的首選禮物,是林芝毛紡廠的高原牌和熊貓牌毛毯。
從1982年開始,林芝毛紡廠的老師傅開始調回內地,一直到1997年,廠里剩下200多人。
1990年,面對市場競爭,林芝毛紡廠生產開始縮減。到1994年,因市場低迷等原因,該廠停產,龐大的廠區死氣沉沉。
2004年,林芝毛紡廠被併入現在的西藏天路集團。昔日機聲隆隆的氣派廠房成為物流中心,響噹噹的「高原一支紅」,也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和記憶。
2016年9月28日,林芝毛紡廠喜迎建廠50周年,來自成都、林芝、拉薩的退休職工代表與當代毛紡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