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從地方上調來了一位姓張的幹部,擔任連隊的指導員。
為了樹立威信,免不了要新官上任三把火。
張指導員上任的第一天,就召開了全連大會,發表了義正辭嚴的講話。
張指導員說:「過去,我在地方工作,對兵團的情況不熟悉。現在我調到兵團來工作了,來擔任連隊指導員了。儘管我對兵團的情況不熟悉,但我知道只要是工作,哪裡都差不多,就是要聽從指揮,服從命令,職工之間要團結,要搞好工作,不能倚強凌弱,仗勢欺人。在坐的戰士和老職工們,要是知道那個人一貫欺負人,可以告訴我,我收拾他……」
張指導員剛說到這裡,會場中就站起一位老職工來,對張指導員說道:「張指導員,老鷂子一天到晚『介尼瑪玩、介尼瑪玩』地罵人,壞得很!」
老職工嘴裡說的老鷂子是從天津來的一位知青,大名叫馮全國,外號叫「老鷂子」,為人比較飄。
老鷂子的口頭語就是「介尼瑪玩」,只要一說話,總是會帶上這個口頭語。
張指導員聽了老職工的話,就大聲命令提前安排好的民兵,讓把老鷂子帶到主席台前來。
幾個民兵聞令,走到會場中知青排坐的地方,從知青群里把老鷂子拉了起來,擰著胳膊、按著頭,帶到了主席台前。
張指導員大聲問道:「你就是老鷂子?!我看你就是個雀娃子嘛!還老鷂子哩!我問你,你是不是經常罵人家老職工?」
老鷂子努力地抬起頭,看著張指導員說道:「張指導員,介尼瑪玩……」
「呔!」沒等老鷂子說句完整的話,張指導員就躁了,大聲罵道:「你直接就是個流氓!你借誰的媽玩呢?!這個哈慫!壞得很,來人,把老鷂子給我捆起來!」
張指導員是地方上來的人,第一次接觸天津支邊青年,不知道「介尼瑪玩」是人家的口頭語,大體是「這個東西」的意思,還以為老鷂子要借人家別人的媽玩呢,所以就暴跳如雷。
幾個民兵見指導員發怒了,不由分說,把麻繩往老鷂子肩頭上一搭,三下五下地就把老鷂子給捆得哭爹叫娘起來。
老鷂子哭著叫著解釋道:「張指導員,介尼瑪玩不是要借你媽玩,是……」
張指導員聞言更怒,這他娘的,不是當眾羞辱我嘛!我剛來第一天,如果不給你個厲害,以後還怎麼管你們這幫小青年呢?!
張指導員暴怒中,就讓幾個民兵打老鷂子。
幾個民兵就打老鷂子。
這時候,連長和其他幹部就給張指導員解釋,說『介尼瑪玩』是天津人的口頭語,並無惡意。
張指導員鬧明白這個情況後,趕緊喊停,讓那幾個人給老鷂子鬆綁。
幾個民兵就不再打老鷂子,給老鷂子解開了身上的繩子。
這個事情要到此結束,也不過是因他鄉話和口頭語鬧了場誤會而已;誰知哪個老鷂子想不通,當天晚上的時候,竟然喝老鼠藥死了。
就因為這個事,張指導員被逮捕了,最後以過失殺人罪判了有期徒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