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與手,獨立

2019-09-22     引領腦力風暴

沒有手的幫助,智力可以發展到一定水平。而有手的幫助智力則可以發展到更高水平,性格也會更加堅強。

從坐,翻身,爬行,獨立站立,獨立行走到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都是孩子獨立能力培養的一個過程。這個階段不需要大人的過多幫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這是孩子能在未來發展的一種心理需求。在孩子的行為上過多干擾的,嚴重者會給孩子的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問題。

有的孩子自己穿衣疊被、自己洗手洗臉,做事認真利落,做完自己的事情還能幫助別人,有的孩子則事事要別人幫助,處處依賴別人,做事拖拖拉拉。在遊戲中,有的孩子摔倒了,馬上自己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又能繼續玩;有的孩子摔倒了卻立即趴在地上大哭,一定要等別人扶他才會起來。為什麼同年齡的孩子獨立性表現的差異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家庭影響和教育方法造成的。



凡是幼兒能自己做的,就要讓他們自己去做。從兩三歲起孩子就事事喜歡「我自己做」,總要找機會做成人不讓做的事。如果成人阻攔就要反抗,表現得很「任性」。這是孩子最初「鬧獨立」的表現。成人應抓住這個時機,給予適當引導和培養,不要生硬地加以禁止。如果孩子「鬧獨立」的積極性經常受到阻礙,就會變積極為消極,變主動為被動,事事都要等待,依賴性便由此而生。

要讓孩子自己遊戲,成人儘量少干涉。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獨立性的重要途徑。成人要創造條件,讓孩子有自己玩和與小夥伴一起玩的機會。當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時,要鼓勵他們自己盆配角色和使用玩具,自己解決矛盾。必要時成人可給予指導,但要儘量少干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xyzim0BMH2_cNUgLm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