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孩子情商的培養?
情商其實不只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嘴甜、人緣好這麼簡單;它是一種情緒智力,是一個人情緒、情感、性格、意志、交際能力的綜合體現。
高情商孩子,擁有較好的情緒掌控能力,不會動不動暴怒、生氣、或是沮喪、低落;哪怕出現負面情緒,也能很快地調整好狀態,不會讓它們一直影響心情和生活。
高情商孩子,同理心強,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一般更容易受到周圍人的認同和喜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高情商孩子,內在動力、意志力和韌性較強,不會輕易被困難與失敗打倒,更能堅持到底。
現代社會對情緒的關注越來越多,大量研究證實:低情商,會阻礙孩子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個性品質的健康發展。
孩子低情商的以下三種典型表現,你有留意過嗎?
低情商表現一:性格急躁,一言不合發脾氣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孩子,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跟父母賭氣。
堆積木堆半天沒堆好,把積木都推倒、往地上一扔、開始發火;
逛超市時要買玩具大人沒買, 坐在地上哭鬧,怎麼勸都不聽;
和大人走在路上,有點什麼意見不合就賭氣往別的地方走,拉都拉不住······
許多人覺得小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一旦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還沒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喜歡發脾氣,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他們長大後也容易隨便對身邊人發脾氣,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很容易消耗周圍人對他的好感。
性格急躁,遇事缺乏耐心、沉不住氣,也做不成什麼大事。
低情商表現二:以自我為中心,蠻橫霸道
很多孩子都被大人寵壞了,在家裡做著小皇帝小公主,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於是不管在家在外都習慣了對人頤指氣使、覺得自己要什麼就必須有什麼,只會在乎自己的感受。
比如:
看到別人在玩滑滑梯覺得好玩,就把別人往旁邊一推,擠著過去玩;
別的小朋友都在排隊洗手,他不管,直接衝到第一個洗完了事;
在家裡好吃的必須自己吃,其他人吃一點都會生氣哭鬧,更不會分享······
不顧及他人感受,戳人痛處、揭傷疤、嘲笑、挖苦別人······
這樣的孩子,心裡只有自己,看不到其他人,因此常常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很難交到朋友。
低情商表現三:禁不起批評、輸不起、抗挫能力低
我聽過很多家長反映現在的孩子普遍心理太脆弱,只能聽表揚,禁不起一點批評,話說重一點看著就像要哭的樣子,或者整個人特別沮喪低落。
有些孩子在家和大人玩遊戲的時候,贏了開心,輸了就說不算數甚至哭鬧發脾氣,輸不起。
還有的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被擊退,覺得自己不行,缺乏調節積極情緒的能力和直面挫折的勇氣。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不能夠正確處理好內心情感,表現為自尊心過強,過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韌性不足,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被輕易打倒。
這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低情商表現。
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兒童教育學研究指出: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孩子如果此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觀、具破壞性,或者孤獨、焦慮,對自己不滿意等,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其今後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養。
因此,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應該注重情商教育。
想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父母首先應當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壞脾氣會傳染,父母平時在孩子面前如何表達情緒,處理情緒,都會被孩子有樣學樣。
其次,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用粗暴的語言隨意斥責批評孩子。
當孩子表現出生氣、委屈、難過、懊悔等情緒的時候,不要忽視或否定,逼孩子硬生生咽回去。
孩子的任何情緒都是合理的,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共情、接納,用滿滿的愛陪伴他一起面對。
例如: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因為覺得煩而發脾氣讓孩子不要哭了,搞清楚孩子哭的原因,幫助他表達出來:「媽媽知道不讓你吃冰激凌你很難過,還有點生氣,沒關係,你可以發泄出來,媽媽會陪著你。」
如果孩子不認識情緒,就更不要談處理情緒了。因此家長還需要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和後果、學會表達情緒。
比如:「你是不是因為不小心把好朋友的書弄壞了覺得有點內疚/失望/不舍/後悔······」對於情緒的歸類越具體越好。
因為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認識越深刻具體,就越容易「對症下藥」,更好更快地處理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孩子同理心。
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善良有愛、堅強、抗挫、自我療愈能力,都是在同理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日常生活中,除了多跟孩子討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之外,可以逐漸引導孩子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關注到他人的情緒和感受。
比如:
「你們不跟那個小朋友玩,他多孤獨呀,肯定很難過吧。」
「要是你摔了一跤,別人只會笑話你,你感覺怎麼樣?」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是什麼感覺呢?這個時候你希望別人怎麼做呢?」
孩子通過設身處地的思考和經驗的積累,慢慢就能學會推己及人,不會只考慮自己,也學會為他人著想,懂得關心同學,體貼父母。
情商是會隨著孩子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除了一些先天因素,後天的教育和引導也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給孩子上好情商這一堂課,就是給他未來人生的一筆財富。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微信公眾號: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