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很多老年朋友的養老觀也發生了不同程度地變化,對於如何養老,過好人生中最美的時光,他們有了自己新的想法!
比如下面這位退休老人,他認為現代人養老一定要有創新思想,並從自身經驗出發,總結出了十大新潮養老觀,寫的非常好,退休的朋友可以借鑑學習!
退休不休
人生有三站——少年求學第一站,中年工作第二站,老年退休第三站。按照傳統觀念,退休退休,一切一切都「休」了。這是一種陳舊的觀念,有必要加以匡正。
退休是人生的重要期間。面臨著人物的轉變。
退休後記住這五個「不是」:
退休不是人生的結尾,而是人生新起點;
不是從工作崗位退出,而是再參加;
不是坐享清福,而是再定位;
不是依靠他人,而是自主自立;
不是天然凋零的進程,而是有方案有預備的進程。
過去講「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現在講「奮鬥不止,生命不息」。退休不休,健康長壽!
積極休閒
所謂積極,就是不消沉、不懶散。所謂休閒,就是不定指標、不自找壓力。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不消沉、不懶散」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態度。不要害怕生病,人老了,有病是難免的,「莫把身病當心病」,振作精神,好好活著,活著就是勝利!
此外,老年人在退休期最重要的休閒是精力休閒,徹底放鬆。關鍵是把心放寬。心寬天地寬,心寬豁達,心寬體壯,心寬常樂,心寬長壽。
生命平衡
首先是「進出口」平衡。所謂「進出口平衡」,就是飲食營養的代謝平衡。要根據熱能的消耗量來決定熱能的攝入,也就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
其次是動靜平衡。運動要講適量。如何適量?要掌握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科學鍛鍊,持之以恆。
當然,這裡說的動,絕不僅是運動,要動腦、動手、動腿、動嘴。聰明在腦,健康在腳。有動有靜,動態調和。
第三是心理平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本煩惱的帳。幸福是在珍惜中得到的,痛苦是在比較中產生的。關鍵是想得開,放得下,遇事謙讓,處事豁達。
你要是知足,生活就會幸福;你要是淡泊名利,一切就會如意;你要是心胸開朗,眼前一片明亮;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會常在。
生活有度
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不論做什麼,都要要掌握一定的度,也就是要適度,不能過了。
送給大家10不過:
食不過飽,衣不過暖
住不過奢,行不過富
勞不過累,人不過閒
喜不過頭,心不過慮
名不過求,利不過取
日子從簡
簡化平常日子;簡化家庭日子;簡化社會交往應付活動。如美國作家梭羅所說:「我們只面臨日子中必不可少的現實」,那樣生活會更加輕鬆自在。
自主自立
自主自立對老年人太重要了。有一位學者說過,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把青壯年的我們給了國家和社會;到了老年才把我們還給了我自己。
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話不由己;人在單位,身不由己;人在退休,完全歸己。
老年人應該怎樣自主自立呢?
首先,自己決定自己的養老模式。目前老年人的養老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老年人自己居家養老,一種是老年人和已婚子女同住共同生活,另一種是住養老院。可視自身情況而定。
第二,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財產。不論你手裡有多少錢,只要你花了才是你的。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第三,不要完全依賴兒女,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第四,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自己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做「不得不做」的事情。
思維常新
不要一切用老眼光看問題,要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不斷修正自己的看法。
再一條是善於學習,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電腦上網,學習新知識。這是最重要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早晨起床,依然天天天向上。知識不老就是靠我們活到老,學到老。
科學養生
科學養生的中心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健康長壽的遺傳因素占15%,社會因素占10%,醫療條件占8%,氣候條件占7%,生活方式占60%。
地位再高錢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千重要萬重要,生活方式最重要!
成功老化
所謂「成功的老化」,是指那些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頭腦清晰、生活完全自理。
這裡最重要的是心態,大家要記住兩句話:人老心不老,老也不老:人不老心老,不老也老。我們要求生理不老化是不可能的,要求心理不老化是完全可能的。祝各位中老年朋友,永葆心理的青春!
晚年美好
不要擔心老,晚年是人生的美好時期。美好不是享用,是感觸。記住這五點:心中無恨、腦中無憂、日子簡略、多些支付、少些希望。你的晚年生活一定十分美好!
免責聲明:我們注重知識分享也尊重原創,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原作者後台留言聯繫小編,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