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平陰縣孝直鎮孔莊村的農田中,村民們正在種植中藥材防風,整地、播種、施肥,忙得不亦樂乎。「去年村裡探索種植了80畝黃芩,效益不錯。今年為了倒茬又改種了防風,同時又多拿出了40畝地來種植,從而達到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該村黨支部書記孔祥國說。
孔莊村地處山區,年輕人外出打工,村內老齡化嚴重,土地收入連年下降,為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了龍翔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經村「兩委」成員和村民代表商議後決定,在不改變農戶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經營權全部委託到村集體,簽訂委託合同。由村集體統一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公司及承包大戶手裡。
孔祥國介紹,該村堅持「立足優勢、調整結構、提質增效」方針,因地制宜探索中藥材、哈密瓜、菊花等產業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轉換升級,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
據了解,該村已種植菊花種植50畝、紅花20畝、防風80畝、黑小麥60畝,下一步該村將繼續增加中藥材、菊花、黑小麥等種植面積,豐富種植類型,優化種植結構,為農民增收提供良好的路徑,有力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農村大眾記者張婷 通訊員 申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