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師多次差點被家長打,教師為何如此軟弱可欺

2020-05-20     育兒family

原標題:一線老師多次差點被家長打,教師為何如此軟弱可欺

乾了三十年教師,現在忽然覺得教師越來越無力,越來越難當。問題就出在這個世界變得太快——「老鼠都吃貓了」。

一、25年前的「懲戒教育」,培養出來的是名牌大學生

25年前,我乾的是基礎教育。那時候教學成績叫得響,不學習的學生,上課搗亂的學生,老師都會暴怒,手抻出來,用竹條抽手心。根據錯誤的大小,決定抽打的次數多少。學生會疼,但老師掌握著度,不會出現傷害。

這種教育方法,當年沒有人提出異議。說實話,好多頑劣的學生都被逼出了成績,甚至後來都考上了國家的985、211高校。現在這些學生,我想不會忌恨老師當年的懲戒吧。

那時候,一位初三學生違反了校紀,學校立時召開全體師生大會,貼了一紙開除布告,當場宣布開除這名學生。在師生眼皮之下,這位學生黯然退去。

當然是真開除掉了,這名學生做了很多壞事,譬如攀上建校的石碑,褲子一褪,屙尿在了石碑頂上。教育不是萬能的,這樣敗壞的學生,學校無能為力。

這樣的懲戒,收穫了良好的學風,也暗示了很多學生,在學校就是要好好學習的,不是讓你來添亂的。

二、15年前,家長的跋扈讓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後來,明顯感覺學校教育的威勢在變弱。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學校,家長基本是大老粗。很短視,不注重學生教育。而學生娃處於懵懂無知無畏的年歲,會做出些劣行。有一次把辦公室的玻璃打碎。我依前法,懲戒了這個學生。

沒想到,這個孩子家長來學校和我動粗,用極盡惡毒的話罵,還要揮動拳頭要打人;關鍵是校長這個時候在家長面前溫順得像綿羊,一個勁給人家道歉。很無語,家長面對看熱鬧的學生和老師,罵了個昏天黑地出盡了風頭占盡了便宜,讓老師丟盡了顏面,才被勸走了。

這一件事等於煞了學校的威勢,老師們從此以此為鑑,不敢怎麼管學生了。我卻咽不下這口氣。講真話,後來和兩朋友談起這件事,反正沒處伸張,在一個雪夜,直奔那學生家,給家長揪了出來,做了他。但沒有致殘,等於給一個教訓。

申明一點,本教師不是一個惡俗之人,當年很多學生幾十塊的書費繳不起要輟學,我都替他們繳過,以上舉動,只是給他一個教訓。

現在想來,那時年輕氣盛,以暴制暴。如果擱現在發生這種事,就只有選擇隱忍。

三、10年前,懲戒學生遭到挑釁,我選擇了冷漠

當教師不容易,當個基層班主任更難。難就難在要安排落實學校的各種要求,明知有些要求是不太合理的,卻要攤派給學生和家長,還要苦口婆心講很多;如果班級出了問題,譬如家長舉報什麼的,學校拿你班主任拷問,扣你績效,取消評優。

10年前,因為讓一名沒有繳費的學生站了出去反省。有一位家長又來動粗了,直接上了教學樓二樓,徑奔教室而來。直接就要和我推搡起來,還伸著拳頭要打。

我覺得集體的沉默就是最悲哀不過的。全校30多名教師集體蔫了,除了一名女教師在勸解那個家長,沒有一個人出來說句話。校長這個龜兒子布置的收費,他此時躲藏在辦公室里裝作看電視。

不過,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要和家長混打嗎?我實現丟不起這個人了,最終,我選擇了隱忍,給人家退了費。而為了保證考核不落後,自己墊付了這筆錢。

這位家長最惡毒的話,快要摑到我面部的手掌,讓人震怒。此後,他的學生竟然在我手上了兩年。這兩年里,我惹不起冷漠不起嗎?沒有提問過一次,沒有面批過一次,沒有提過他的名字,只當他不存在,讓他像大河灘的頑石自由滾動吧。

這個學生最終沒有成才,這是家長在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四、現在再提懲戒教育,老師們怕是擔不起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明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教師可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況,對學生進行點名批評,限制外出集體活動,不超過一周的停學、停課等。

這是繼大力提倡「賞識教育」助長了學生的威勢之後,第一次回頭看路,這個意見稿出台得好。至少讓老師有了依據。稍微壯了一點膽子。

不過,現在要落實懲戒教育,似乎有點難。為什麼?老師們怕了,就連老教師也怕了。批評?停課一周?學生要是因此出走,跳樓、或者服藥,教師吃不了兜著走!沒人替你說話,誰還敢鋌而走險?!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你老師一不小心被家長告到了網上,就是屬於惹出麻煩了。主管部門要的是一派和諧,投訴就要影響政績工程,所以首先拿來試問的是教師本人:為什麼在你這裡出現了不和諧?結果,被安撫的是投訴的學生家長,被談話的是涉事教師。

由此,不但是教師,包括教育的面子現在都是軟的。教師不敢管理學生,畏首畏尾,就不難理解了。

從不少的事例中發現,現在好多教師一不小心就被推上風口。這時候很難有部門出來為教師說話。因此,教師的工作成為危險行業,乾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MjUL3IBfGB4SiUwyNFg.html